爱劳动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劳动能创造财富和未来。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具有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通元小学在5月迎来了劳动教育月,并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劳动实践活动。
年5月18日下午,同学们齐聚杏林草堂,开展了艾柱的制作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将“杏林草堂”劳动基地中种植的艾草收割下来晒制,稍干后用捣药器将其碾碎形成艾绒。然后用艾柱器制作艾柱,艾绒紧密,大小一致,更便于应用。
艾柱,可以提升人体免疫能力,防范减轻多种多样病症,在大家需要的时候把艾柱引燃,对人体相对穴道开展艾灸,就能让人体吸收丰富,药用价值成份能加速免疫细胞再造,能够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假如能坚持不懈应用艾柱来调养身子会让身体本身抗病*能力全面提高。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动手能力,年5月19日下午,学校开展了“制作中药香囊”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走进学校中草药手工坊,映入眼帘的是桌子上各种中草药干,这是前期学校“杏林草堂”劳动基地前期种植的各种中草药,晒干后,草药香气弥漫开来,沁人心脾,这就是今天制作香囊的主要材料。活动中,老师在台上绘声绘色地跟同学们讲解了香囊的文化、起源、意义、用途及如何制作香囊的步骤,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技艺。介绍完之后,开始了我们的重头戏“巧手做香囊”。在制作香囊的过程中,孩子们穿针引线,填充艾叶,仔细缝制,散发着艾香的精美香囊陆续完成,让人爱不释手。
??
通过制作香囊的过程,学生了解了香囊的制作方法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及同伴间的合作能力并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情感。
俗话说,“立夏吃一蛋,力气大一万。”5月26日下午,通元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传统实践活动—煮茶蛋、煮豆干。活动中,班主任们从“配料”的准备、鸡蛋的清洗、煮熟、打出裂缝等环节,豆干的清洗,如何烧制入味等给大家详细讲解了煮茶叶蛋、豆干的过程,队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煮的时候加入红茶或核桃壳,慢慢地,蛋壳就会变成红色。之后添入茴香、肉卤、桂皮、姜末等美味调料。锅开后,转成小火慢煮半小时左右,香味浓郁,当鸡蛋颜色已经变成咖啡色,就可以关火了,茶叶蛋就煮好了。队员们亲手参与到茶蛋和五香豆干的制作过程。
掀开锅盖,浓郁又独特的茶香混合着一点点卤料酱香瞬间在教室里散开······剥开一个,咬上一口,味蕾也被淡淡的茶香唤醒,是完全不同于“茶叶蛋”的一种纯净滋味。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蚊虫开始肆虐,为了帮助同学们有效祛除蚊虫,让大家安然度夏,5月27日下午,通元小学的孩子们开展了“乐享夏日”驱蚊水手工DIY活动。
活动开始,老师通过PPT向同学们介绍了驱蚊水制作的原理和需要的中草药,并说明需要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杏林草堂”中的相关草药种类,孩子们都听得格外认真。
随后,辅导员老师带领大家来到“杏林草堂”采摘相关草药,劳动活动现场十分活跃。接着,老师开始示范驱蚊水的制作流程,并详细讲解驱蚊水当中使用到的每一种中草药的功效以及注意事项。
?
终于到了我们制作环节,各组拿出刚刚采摘好的各种中草药,按照标准重量进行配比,放入专用玻璃瓶中,并加入一定量的医用酒精进行浸制。再过几天后,驱蚊水就可以罐装,一瓶瓶驱蚊水就这样调制出来了。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这一天,人们习惯吃粽子、挂艾叶菖蒲、赛龙舟、编彩绳、佩香囊、饮*酒。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年5月27日,通元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在大队部的带领下开展了“粽叶飘香,品味端午”活动。
经验丰富的老师们指导着队员们包粽子,挑选粽叶,将粽叶卷成漏斗状后,再用糯米和食材充实压紧,用绳一绕,一捆, 一个可爱的粽子就做成了!看似简单的几个步骤,做起来可没有那么容易!在大家的通力配合下,一张张绿色的粽叶在他们的手里变成了一个个饱满的粽子,真是硕果累累!
一片片清香的粽叶、一粒粒晶莹的糯米,在一双双巧手下,瞬间变成了一个个诱人的粽子。每个粽子里面都有微微的心愿、甜甜的心意、满满的祝福。各班活动现场有说有笑,热热闹闹,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
劳
动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海盐县通元小学
图文:*晨
编辑:万里行
一审:王飞燕
二审:孙高峰
三审:陈周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