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搞培训,真抓实干提水平

皮肤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328656.html

为提升茶叶企业加工技术水平,提高技术工人对茶叶加工各工艺环节的精细化控制水平;由遵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为期一周(5月20日-5月24日)的茶叶加工培训在湄潭圆满落幕。遵义各县市区茶叶企业老总、生产技术人员、茶叶加工大户和茶业工作人员余人参加培训。根据名额分配,我县共组织了11家茶叶加工企业参加培训。

搞好培训,提升水平

据悉

为确保本次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市茶产业中心精心组织,提前与授课教师进行了沟通,并打破以往传统教学方式,克服雨季茶青原材料不好采摘等困难;采用理论1天、实操培训4天相结合的现场教学。

此次培训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潘科博士主讲、实操作全程指导。理论课上,潘博士结合自己多年经验积累,采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ppt为学员进行《茶叶机械加工技术》理论教学,具体就茶叶分类、绿茶加工工艺、红茶加工工艺等知识要点进行深入讲解,课堂座无虚席、学员认真听讲、做笔记,让学员们系统地了解茶叶加工技术,为实践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潘老师还结合贵州茶叶品质特点,反复强调茶叶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摊青,是保证茶叶质量的根本,但往往也是现在加工企业最容易忽视的步骤。指出茶叶加工技术主要记住三个要点:一是降低茶叶的苦涩味;二是增加鲜爽度;三是增加回甘味;当然,这三个要点是建立在摊青基础上的,在摊青过程中,茶鲜叶散失部分水分、叶质变软、叶色变暗、可塑性增加、青草气逐渐转化为清香,茶叶除发生物理变化外,还会发生缓慢地化学变化,更有利于鲜叶的后期加工,对提高茶叶品质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实践课上,潘老师从鲜叶进厂摊青开始,到茶叶成品结束,全程通过自己总结的经验进行言传身教、手把手教学,学员也非常期待、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并根据大家最关心的绿茶、红茶加工技术难点和要领进行了重点讲解,绿茶从扁形、卷曲形、珠形加工技术上进行了详细讲解,特别是对加工中普遍存在的习惯性错误进行了纠正,杀青要注意温度、投叶量、时间等问。

揉捻要注意空压、轻压、重压之间的转换及时间问题;发酵要注意叶温、湿度及时间等;干燥要注意滚筒温度、转速,滚筒内温度控制在70-80℃为宜等等。对学员提出的疑问也现场一一解答。

比如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品牌股股长何小辉站在全县茶产业角度“我县个别茶叶企业在采用黔湄品种制扁形茶过程中,蒸汽杀青后青草气味还存在,这个要怎么解决?”潘老师指出:“若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使用微波杀青机解决;若不允许,可利用理条机调温进行补杀青,进一步散失青草气,这样也利于茶叶香气和滋味物质的形成。”这对进一步提升我县茶叶加工制作水平有很好的教学意义。

期间,由市农业农村局质量安全科科长徐万进为大家进行了《茶叶质量安全管控措施》的专题培训。

感想

培训即将结束时,各县学员代表都发表了感言,对本次授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培训方式表示肯定,认为此次培训学习了真正需要的实用技术,都表示要按照潘老师讲的要领改掉以前加工中存在的错误,并牢记茶叶质量安全放在 位,进一步在于提升茶叶加工水平和品质。我县茶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生产股股长匡模全程听了潘老师的授课后总结出以下几方面,可供大家参考:

一、茶青采收

原料釆收须铭记,标准采摘要匀齐;鲜度嫩度要一致,净度要好无杂质。早晚采收分别收,干叶水叶分开装。松装透气防劣变,轻装轻运防损伤。

二、摊青

原料进厂分级放,鲜嫩一致同摊晾。摊青失水重提质,一般十二小时上。绿茶梗柔折可断,红茶梗柔折断绵。手感鼻闻常观察,看茶做茶 环。

三、杀青、做型

杀青温度要控好,不青不焦才为妙!快速散湿快降温,保绿保亮又保质。高温理条补杀青,投叶数量一两斤;快速运转散湿气,手感刺手就下机。压形叶量始两斤,初始速快散水分;叶能翻动慢转速,叶面水轻速加棒;连翻轮棒促散湿,形定面干就下机。二炒干燥始添量,九成足干再摊晾。滚锅磨毫要适量,毫脱叶亮再摊晾;此工艺是慢行活,一般 小时长。

四、提香

低温提香香持久,闻香品味香都有。高香优闻汤质少,嫩香花香汤质厚。

五、产品

若要茶叶品质好,原料优质 要!加工环节塑形质,温控湿控要搞好;有湿之时型可塑,温适湿控品质高。

培训剪影

—END—

长按指纹

一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jiahuagong.com/afhzp/343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