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嫁妆必备九物,把最好的祝福都包含了

中国自古以来新郎新娘结婚,嫁妆必不可少。那么,嫁妆始于何时?中国古代的嫁妆主要送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给假期家里有喜事的人送个福利贴。

嫁妆的由来

“嫁妆”又称“妆奁”“奁具”“嫁资”。从史料来看,送嫁妆的风俗,在春秋时期已出现。《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辕颇为司徒,赋封田以嫁公女”。当时,鲁国大夫辕颇担任司徒,对封邑内的土地征收赋税,用来作为鲁哀公女儿的嫁资。

《左传》

那时不只诸侯嫁女有嫁妆,民间也已普及。《诗经·国风》中,有一首反映卫风的诗歌《氓》,里面便提到了卫国女子出嫁时的情形:“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这是女子对其未婚夫说的,大概意思是,你驾着马车快来吧,我带着嫁妆嫁到你家去。

随后的战国时期,嫁女要陪送嫁妆已成普遍的社会风气。从考古发现来看,那时的嫁妆还很丰富。如年在湖北荆门包山发现的一座战国楚墓中,出土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有一个“彩绘出行图夹纻胎漆奁”,经考证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女性梳妆用品。

彩绘出行图夹纻胎漆奁

古代嫁妆

古代的嫁妆通常情况下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比较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衣服、被褥、家具、书籍药材,压箱底等。另一类就是所谓的豪门贵族,陪送土地、房产、商铺、豪宅、奴婢等贵族物品。这些大多也是我们所能接受的嫁妆。

先来简单介绍几样。

1

在明清时期,凡是有女孩出嫁,其父母即使不是富贵人家,也都会给出嫁女儿准备一个闷户橱,这是古代嫁娶文化当中一个约定俗成的嫁妆。

闷户橱

闷户橱作为一种卧室用具,功能与梳妆台相似。很多都是采用案式结构,外形如条案,专门设有抽屉,而抽屉下面还供有储藏的空间,叫做“闷仓”。

闷户橱

2

樟木箱,也叫女儿箱,是女子出嫁必备的嫁妆。

樟木箱

江南大户人家,若生女儿,便在家中庭院栽种香樟树一棵,女儿到了待嫁年龄香樟树也长成。媒婆在院外只要看到此树,便知道该家有待嫁姑娘便可来提亲。

女儿出嫁时,家人要将树砍掉,做成两个大箱子,并放入丝绸,作为嫁妆,取“两厢厮守(两箱丝绸)”之意。

一对清丝绸

3

还有子孙宝桶,里面有三件:马桶,脚盆,水桶。

顾名思义,子孙宝桶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寓意早生儿女健康聪明;脚盆亦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水桶亦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里面放红枣,桂圆,花生,莲子。寓意早生贵子。

子孙宝桶

4

由于古代婚床的好坏能集中体现出新娘的身份,同时也反映娘家家境的好坏。所以,有许多大户人家就在婚床的做工上不惜成本,使得古代婚床越来越复杂,到明代就出现了古代婚床之 ——拔步床。

拔步床

拔步床又名千工床。此床上有卷篷顶,下有踏步,前有雕花柱架、挂落、倚檐花罩组成的廊庑。这种床不仅冬暖夏凉,且在室内再造了一个多功能的、私秘性强的起居空间。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传统的嫁妆必备,接下来介绍现代人可借鉴的嫁妆。

嫁妆九大必备单品

尺子:量具,婚姻生活中引申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指百子千孙,幸福源远流长,同时也是对新人今后生活事业步步高升的祝福。

清乾隆紫檀嵌玉镇尺

梳子: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梳子有“结发”之意,尤白首相庄,指夫妇一生相爱相守,白头偕老。

唐玉花鸟纹梳

绣花鞋:鞋与“偕”同音,寓意夫妻相亲相爱,长相厮守,在花繁锦绣的美好岁月中白头偕老,共沐生活的瑰丽与芬芳。

清月白色缎绣竹子元宝底鞋

压钱箱:九宝中的第九宝是压钱箱,是婚庆中女方送嫁礼品之一,借以表示女方家境富裕,同时也是女子婚后用于收藏心爱珍品之物。

剔彩双龙纹小箱

镜子:代表圆满、完满,以及寓意新娘的姿容秀丽,是对新娘婚姻生活甜蜜美满的祝愿;纵使时光流逝依然永葆青春、花容月貌的美好寄托。

清硬木嵌料石把镜

如意:取材于传统婚礼仪式中用于新郎掀开新娘红盖头的如意,现作为父母送给出嫁女儿的婚庆九宝之一,希望女儿今后的生活称心如意,夫妻如意同心。

青玉凤蝠纹如意

都斗:原是量粮食的器具,在婚嫁礼仪中用于彰显男方的财富雄厚、家境富裕,女儿嫁过去之后也能过上丰衣足食、轻松无忧的富裕生活。

都斗

算盘:生活中用于算筹收入和开支的计算工具,婚庆礼仪中的千足*金算盘,寓意新人对未来安宁富裕生活的理想与规划,能够合理的投资理财,赢得广茂财源。

清玛瑙子硬木小算盘

剪刀:是传统婚礼中的“六证”之一,生活中主要作服装剪裁之用,婚嫁礼仪中寓意新娘婚后生活的绫罗绸缎、前程锦绣,寓意和合双飞,两片咬合象征龙凤结合共享人生的荣华富贵。

清代袖珍小剪刀

除了以上的还有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龙凤碗筷作衣食碗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丰衣足食之意)等等。

有寓意的嫁妆很多,但是背后更为珍惜可贵的是父母的情意,是对嫁女儿美好的祝福和浓浓爱意。

END

爱新觉罗将会给您带来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分享。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jiahuagong.com/afhpz/269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