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孩子没考好,我们

今天再看试卷第二面,错误也不少。和 面不同,第二面重点考的是孩子的归纳、分析,对文章、段落的体味,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我们也是一题一题来看:

1、“造化”一词在文中的意思,具体是吃了独果会怎么样?孩子答是“长生不老、医治百病”。这个当然是错误的答案。这题考验的是孩子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孩子答出来“长生不老、医治百病”其实是很用心地看了文章,但是可惜看错了,而且做题的经验也不丰富,如果做题经验丰富的话,哪怕打不出答案,也知道“长生不老、医治百病”是错的。具体如何答题呢,试卷中给了2个下划线,意味着要写2个词,找找文中,哪有描述独果效果的2个词呢?其实很好找,就在第二段,“吃了能延年益寿,聪慧过人”,所以这就是答案,也就是造化的含义。

2、按照已经分好的段落给各段拟出小标题。孩子写了3个“一个大橙子、神奇的独果、沁人的香气”。说明能从段落中提取有用信息,但是不够准确。按照试卷的分段,第1、第2自然段,为 部分,孩子写“一个大橙子”,不够全面,其实是“我发现一个独果”。第3到第10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孩子写“神奇的独果”,也不够全面,其实是“我和奶奶劝让吃独果”。 一个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孩子写“沁人的香气”也不准确,其实是“把独果挂在蚊帐上”。这一题稍微有点难,既考验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考验孩子的概括表达能力。两种能力相辅相成才能做好。阅读能力是基础,概括表达是延伸。这就要求孩子,准确阅读领会其中的含义,然后用简练的字句表达出来。

3、对“屋里飘出沁人的香气….”是怎么理解的?这题孩子有2点答的不好。一是“你认为屋里飘的仅仅是橙子的香味吗?”这一句没有回答。另外一点不好的是,圆圈位置的字全部写到一起了,阅卷老师根本看不清楚,这是很要命的失误。我问孩子,为什么拼命把后面几个字写到一起,孩子说怕超过了外面的方框。这当然不好,超过方框与老师看不清楚相比,当然是选择超过方框。另外,也要教育孩子,遇到字多的时候,要在一开始就注意把字写小一点。

4、语文与生活阅读,其中一道判断题。回收废纸再利用,就可减少树木砍伐,所以厨房、卫生间里用过的纸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孩子选择了√。这是片面理解阅读材料的主旨后犯的错误,也是没有生活经验,不认真思考犯的错误。我当时就问了孩子一句,厨房里面用过的餐巾纸和卫生间用过的废纸能回收利用么?当然不好回收利用,那是有味道的。再仔细看这一题,其实是主题正确,也就是前半句“回收废纸再利用,就可减少树木砍伐”正确,但用一个正确的主题去故意推导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所以厨房、卫生间里用过的纸都可以回收再利用”。仔细考虑,两者的逻辑是有问题的。

5、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设计一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洁,有号召力。孩子写出了主旨内容,但是很明显,“要求语言简洁,有号召力”这一点有所不足。我当时和孩子说“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可不可以?孩子回答——“俗”。我无语。俗一点就俗一点吧,能够得分就行。

我们用了2篇文章详细地分析了这份试卷,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孩子的确没有考好,需要仔细查找原因。另一个原因是我觉得这份试卷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孩子要求比较高。现在回头来看,这份试卷难度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求孩子对于基础知识基本功掌握要扎实,比如前面的默写等。二是要求孩子有比较好的阅读理解,思辨的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知识宽度。三是要求孩子具备较好的概括归纳,以及思考,结合生活的能力。这也是我希望孩子下一步语文这门功课学习、努力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jiahuagong.com/afhhy/518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