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实验小学校长进教室陪午餐,有孩子悄悄

3月18日,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公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中小学、幼儿园从4月1日起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图说:学生们的午餐来源/日新实验小学供图

今天中午,沪上许多中小学纷纷行动起来,按规定建立了“陪餐制度”,即由校长或相关教师陪孩子们共进午餐。

11时50分,日新实验小学下课。沈敏校长从食堂里取了一份饭菜,走进一(1)班教室,选了 一排的一个空位,坐下来打开饭盒。“咦,怎么会有校长坐到我们班级里来吃午餐?”和校长坐同一张课桌的施语桐同学有些意外,也有些紧张,不过,看到沈校长和蔼的笑容,再看到校长饭盒里的菜和自己的完全一样,很快就定下心来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图说:沈敏校长在一(1)班陪学生午餐来源/日新实验小学供图

今天学校午餐的大荤菜是咖喱牛肉土豆胡萝卜,小荤是竹笋片、莴笋片、黑木耳炒肉片,还有青菜和蕃茄蛋汤。见校长来了,有位女生主动跑过去说:“校长,我经常会胃疼,如果太硬的菜,我会吃不下。”沈校长说:“没关系,如果有什么不能吃或吃了不舒服,可以跟老师提出来,另外给你打点喜欢吃的菜。”

一(1)班班主任杜弘老师守着一桶收汤,时不时地要为前来盛汤的同学打上一碗。她说:“我会注意观察孩子们吃饭时的表情,比如,有些孩子不爱吃青菜,我就会跟他们讲多吃蔬菜的好处。还比如,碰到吃鱼,虽然食堂师傅几乎已经将鱼刺挑去了,但我还是会提醒大家注意细小的鱼刺,吃得慢一点。我们还会比比谁吃得最干净,每学期还会评选‘光盘小明星’呢。”

日新实验小学的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已经试运行一周了。总务主任顾春利老师的陪餐记录写得很仔细:“杭白菜学生吃的少,剩下的有点多,这个需要卫生老师多开展一些教育。”“菜饭学生们特别爱吃。”“蕃茄炒蛋学生们爱吃。”“一部分低年级学生不会吃油爆虾,有必要提醒家长在家里教教孩子怎么剥虾壳。”二(4)班班主任吴震旦说,在陪餐的过程中也让老师近距离了解了学生们的生活喜好,同时老师也会及时纠正孩子们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

有两件小事给沈校长留下了印象。坐着她前面的一位男生,其他饭菜都吃光了,唯独牛肉剩了下来。“你为什么不吃牛肉?是不爱吃吗?”“不是,我最喜欢吃牛肉了,而且学校烧的咖喱味牛肉特别好吃,我喜欢把 吃的放到 吃。”还有一位女生悄悄跑到校长面前,递上了一包餐巾纸。沈校长说,陪餐只是一个形式,但更应该把这项工作看成是学校的一种师生文化,陪着孩子们一边吃饭一边聊聊学习上、生活上的事情,师生关系也会更融洽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建议,保障学校食堂供餐的安全、卫生与质量,比陪餐制度更有效的是“明厨亮灶”。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食堂安装监控,把监控视频向全校师生、家长直播,学生和老师在校园公共区域,可看到对食堂储运、加工、供餐的直播,家长可下载APP直接看食堂监控视频。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王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jiahuagong.com/afhhy/471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