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薛永玮
编辑/董雨晴
年,北京,第五届中国互联网站长年会的现场群星荟萃。周鸿祎、蔡文胜、李开复,这些当时的大咖都在现场做了主题演讲。
一个身穿格子衬衫,脖子上挎着参会嘉宾证件的年轻人,笑起来十分腼腆,在现场并不引人注目。和百名创业者一起接受媒体采访时,他简单地进行了一下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张一鸣,是九九房搜索的创始人。”
这一年,张一鸣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草根站长。
这场年会的前一年,也就是王兴开始用饭否的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国内商品房需求大增,房价成倍上涨。在投资人的建议下,张一鸣创立了房产信息搜索网站九九房,由他本人负责研发工作。
半年之中,九九房推出了掌上租房、掌上买房等5款移动应用,在上百个城市有了万用户,是当时房产类应用的第一名。
那时的张一鸣大概率不会想到,他后来创办的字节跳动,会成长为如腾讯、阿里一样的互联网巨头,估值高达亿美元,在多个城市拥有10万多名员工。旗下王牌产品抖音,有着超过6亿的日活用户数量。
时间来到十年后,张一鸣在房地产领域的热忱没有冷却。
年8月,字节跳动全资控股幸福里的运营公司,正式开启了房地产版图的布局。年10月8日,它通过幸福里收购麦田房产旗下经纪公司。
业内观点指出,这意味着字节跳动拿到了房地产中介代理的通行证。三天之内,字节跳动还接连成立了两家房地产经纪公司,分别位于福州和兰州。
纵观字节跳动的发展路径,张一鸣这些年来追逐的风口,还不光是房地产这一个。在电商、游戏、教育、企业服务等一个又一个风口,几乎都能见到张一鸣的身影。接下来,它又在企业服务和音乐等方面,摩拳擦掌。
它在与一家新造车和货运自动驾驶公司洽谈“智驾云”的项目合作,还在内测音乐代理分发平台“银河方舟”,并针对厂牌与音乐人开放入驻入口,主打上传歌曲和视频。今年9月18日,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正在开发一款独立音乐播放器,只推单曲,不推歌单、专辑。
和房地产领域一样,在线音乐仍是一个有前景的存量市场。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数字音乐用户规模预计在年用户规模可达7.8亿人,比上一年扩充0.1亿人,市场规模增长则可超亿元……
可以说,张一鸣这十年来,几乎是中国风头最劲的一个“追风少年”。人们不由得好奇三个问题。
1,商海强手如林,他为什么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追风少年?
2,哪些风被他追上抓住,哪些又残酷地把他甩开,原因何在?
3,追风的尽头是哪里,追风少年的结局又会如何?
他的扩张和做事,都不设边界
张一鸣是一个好学的人。
他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自己对学习的渴望,就连今年年中宣布“退休”时,他给出的理由都是想要“去学习”。
初中时,他一周就要读二三十份报纸,从本地报纸到《人民日报》,只要带字的地方都不放过,连报纸中缝都会仔细看完。创业后的他,对自己每天的阅读量都有具体的统计——“最忙的时候也有10万字”。
这份好学的精神张一鸣一直保持着,在他为数不多的社交动态里,经常是分享一些新学的生僻的英语单词。
年,字节跳动收购移动短视频公司Flipagram,没有留学经历的张一鸣,在春节期间飞往洛杉矶,硬着头皮做了次英文演讲,被当地媒体笑称是haltingEnglish(“蹩脚”的英语)。第二年5月,字节跳动就推出了一个在线英语学习平台:gogokid。
他还喜欢看关于方法论的书籍,比如为了更好完成“阅读”这个动作,他就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他的书单里,还有《活法》《少有人走的路》《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等,都对他影响深远。当然,还有一些较为鸡汤的书籍,比如《世界应你而动》《你从来没有努力过》。
当然,好学不一定是张一鸣成为追风少年的全部原因,我们或许还可以从他的个人性格中,窥见一斑。
年,当时正风头无两的张一鸣,在“今日头条Bootcamp”上,对应届毕业生发表了一番演讲,有两个观点今日看来格外值得注意。
11年前刚从南开大学毕业时,他只是一个普通工程师,但第二年就管了四五十个人的团队。为什么?要知道,他既不是技术最好的也不是最有经验的。
第一个原因是:“我工作时,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我能帮助解决,我都去做。”
工作前两年,张一鸣基本上每天都是半夜十二点、一点回家,回家以后也编程到挺晚。“确实是因为有兴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
第二个原因是:做事不设边界。
“当时我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很多人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但我想说:你的责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会驱动你做更多事情,让你得到很大的锻炼。”
这种性格,或许一直延续到许多年后。当抖音成为短视频产品第一阵容后,张一鸣依旧在思考,用户可不可以在抖音内“实现更多需求的满足”。
言外之意,他希望抖音不要对自己的边界设限,因而要去尝试更多新业务,电商、本地生活,甚至是社交都包含其中。这些年来字节的迅猛扩张,大概跟他当年的“做事不设边界”、不计付出,有着某些内在的关系。
除了张一鸣个人性格层面的原因,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年,由乔布斯引领的移动互联网大潮来袭。当年度,中国智能手机保有量达到了3.6亿,增速高达80%。
绝大部分都是相对低端的安卓手机。
然而,在这之后,年“今日头条”App就诞生了,也就是字节跳动的前身。其主打的正是基于个性化推荐引擎技术,根据用户的兴趣和位置等多个维度进行个性化的推荐,做到了千人千面。是移动互联网一下子把原先几千万的PC端用户,扩大到了几亿用手机的人群,给了他最肥沃的创业沃土。
一位投资人回忆年大年初七,张一鸣约他见面的场景:
“此前三个月,一鸣告诉我,他想在九九房之外再做点别的有意思的事情,抓住当时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但做什么,又没完全想好。”
“那天很冷,咖啡厅因为人少,连灯都没开。我现在还记得,当时一鸣是用咖啡馆的一张餐巾纸,在纸上画线框图,跟我讲解他构想中的产品原型。这张餐巾纸后来去哪了,我不记得了,一鸣也忘记了。反正,大体上,就是现在今日头条的样子。”
一张餐巾纸,奠定了今天字节跳动亿美元估值的基础。
跟马云的中国黄页、马化腾的OICQ一样,张一鸣自己制造了一个风口,证明自己是有能力引领下一个时代的人。
你说,除了他,还有更适合的追风少年吗?
制图:AI财经社王舰整理:薛永玮
App工厂的成功与不成功,原因何在?
在中国,字节跳动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封号:“App工厂”。
尽管张一鸣公开否认这个封号。但无法否认,它的确像一家流水线工厂一样,不断地制造出体量庞大的应用程序,效率让人难以置信。
魔性的抖音,今年第一季度平均日活就高达6亿;TikTok(抖音国际版)在全球攻城略地,10亿操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肤色的年轻人为之疯狂。
就连第一款王牌产品今日头条,如今的月活人数也超过2.8亿。不仅如此,它还倒逼所有的门户网站都不得不“头条化”,学习它搞起各种各样的“xx号”,搞算法分发。可怜有些早被看做传统媒体的门户网站,当年压根没有保留用户的阅读数据,不得不从头再来。
体量较小但是也很成功的还有一连串名字: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皮皮虾、懂车帝……
遗憾的是,在以上产品风头无两的同时,字节另外一些高举高打进入的领域,多数以失败告终。
最为典型的当属社交这一赛道。年的羊年春晚上,互联网的硝烟无声蔓延。零点的钟声如期而至,头条系短视频社交App多闪开始了“发随拍分1亿”的现金红包奖励活动,在欢歌笑语中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