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马云是金庸的粉丝。他小时候最痴迷的是两件事,一是英语,二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外号,叫“风清扬”。风清扬是金庸代表作《笑傲江湖》里隐世不出的绝顶高手。
马云在功成名就后,与金庸关系非常好,来往较多。其实,马云还没成名之前,就曾经作为金庸的粉丝,去香港见了他一面。
那是年夏天的事情了。
一年前的年3月,马云辞去公职,带着50万元和他的团队从北京回到杭州,开发了阿里巴巴网站。1个月后,阿里巴巴网站开始上线。
第二年7月29日,马云带着阿里巴巴市场部副总裁李博达到香港出差办事。一位香港记者了解到马云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便特意为马云和金庸安排了一次见面,见面地点在香港很有名气、曾经被《财富》杂志评为世界上 餐馆之一的镛记酒家。
这是马云 次见到心目中崇拜多年的偶像,心里的激动自然溢于言表。多年以后,马云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激动了几天,上街买了他的书,兴冲冲地期待着见面和签字。”在见面时,马云滔滔不绝地跟金庸“汇报”了3个多小时。金庸面带微笑,神色和蔼地听了3个小时。
在这次会见时,还出现了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前面不是说过,马云在见面之前上街买过金庸的武侠小说吗?结果见面时才发现,自己买的竟然是盗版书。金庸是著作等身的作家,又是从业几十年的媒体人,非常注重著作权保护,专门发文抨击过大陆书商的盗版行为。马云拿盗版书来请金庸签字,岂不是尴尬至极?
金庸倒也没有过多责怪马云,当然也没有在盗版书上签字,而是在一张餐巾纸上写上“相见恨晚,一见如故”8个字,赠送给马云。不仅如此,金庸还亲自送给马云一个外号,叫“马天行”,意思是祝愿马云如天马行空,但从不踏空。
这次见面,让36岁的马云和76岁的金庸成了忘年交。故事也没有到此结束。马云从香港回到杭州后,很快又打“我有个想法,现在中国互联网的CEO都在打架,我想邀请金庸和新浪、搜狐、网易、的 一起搞个西湖论剑,你看怎么样?”
李博达是一名美国人,在阿里巴巴公司负责公关活动。他听了马云的话,感觉不靠谱。
一方面,那时候虽然阿里巴巴已经得到投资者的青睐,在不到一年时间就获得了国际投资机构的万美元融资,但阿里巴巴还是中国互联网企业里的“毛头小伙子”,马云的名头更是鲜有人知。当时中国互联网属于门户网站的天下,年张朝阳的搜狐、丁磊的网易、王志东的新浪同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上市,正是如日中天。马云有没有足够大的能量,协调张朝阳、丁磊、王志东、王峻涛(董事长)一起来参加西湖论剑呢?
另一方面,金庸年岁已高,早已宣布封笔,并卸下了《明报》社长职务,基本已经进入退休状态,极少外出参加社交、应酬活动。金庸愿意忍受舟车劳顿,千里迢迢地前来杭州参加西湖论剑吗?
马云不愿意放弃这个想法,首先打电话给金庸。他没有想到的是,金庸听了他的想法后,当场爽快地同意了。
有了金庸的参加,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多了。马云接着打电话给张朝阳、丁磊、王志东、王峻涛,邀请他们参加西湖论剑。丁磊、王志东、王峻涛很早就是“金庸迷”,读过金庸的武侠小说;张朝阳在美国时为了生存而奋斗,没有时间来读小说,回国后也读过几本金庸武侠小说。他们听说金庸要来杭州,均愉快地接受了马云的邀请。
于是,年9月10日下午2:30至4:30,在浙江杭州西子湖畔举办了一次网络峰会“西湖论剑”,参加者有新浪CEO王志东、搜狐CEO张朝阳、网易董事长丁磊、董事长王峻涛和阿里巴巴总裁马云。金庸应邀出席,担任主持人,在开场白中说“西湖上网,愿者上网,大家都很快乐地谈”。
在这场2个小时的聚会里,王志东、张朝阳、丁磊、8王峻涛、马云侃侃而谈,很开心地聊起了武侠,反而是互联网被他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在21世纪初,各大门户网站竞争非常激烈,几个CEO、董事长之间的关系并不大好,来往甚少,结果初出茅庐的马云打着金庸的旗号,一下子将他们聚集在一起,完成了中国互联网世界的 次峰会。
由此可见,金庸先生在华人世界里的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