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会乘坐地铁穿梭在城市间,也能看到这个城市里的 百态,然而就在近日的广州地铁上一网友录下了这么一幕让人感到非常的愤怒。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我已经看到她丢了两次,第三次我气不过就打开了录像录了下来。-网友描述
一名女子不舒服流鼻涕,她不断地用纸巾擦拭鼻涕,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这些鼻涕纸一二再而三被她丢在了椅子底下,满车厢的人群,真的能逃过那么多雪亮的眼睛?
每个人都有自己言行的自由,但并不是 的自由,相对而言,在公共的场合里,更应该注意自己言行举止,是自己本人素质的一个象征,有些时候脸面是靠自己一点一滴的积累,而不是点点滴滴的陋习展现在这些细节里。
礼貌的提醒,迎来的却是藐视的回应。
你好,你好?不好意思,你能把你的鼻涕纸捡起来吗?-网友描述
面对网友的劝告,这名女子不好意思抬头,但又不想理会该网友,不仅口罩没有带回去,还还玩起了手机不以为然。
我又没丢你家!-该女子反怼
明明是自己错了,反而怼得理所当然,这不仅仅不是网友的家,也不是她自身的家,而是所有乘坐地铁的人共同“家”,如果是真的属于自己的家,如此的邋遢的行为自己住的会舒服吗?这是把家里的习惯带出来了?这样把一人的坏品质和陋习带给一车人,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底气反驳自己的行为。
道德修养在哪?是惩罚的成本太低?
道德修养从古至今仅靠本身的自律克制是很难有所见效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着过人的思想觉悟。
而所谓的道德修养在很多时候是惩罚出来的,惩罚的方面不仅仅体现在金钱上,也可能是身体上、劳动上,又或者是在公众的颜面上,就比如关乎到退休工资扣除、升迁竞聘等等力度大的又有损脸面的地方。
只有严厉的处罚,才能规矩方圆,这些人才会强迫自己行事谨慎,从而慢慢的约束自己和教育好身边的人,如果仅从目前的低成本罚款教育,就等于走形式的说教,谁又能言听计从,做到相应的克制。
及时的反馈,比当面制止来的有用。
正如这个例子,很多人本身对陌生人的建议是有抗拒的,都会有所存在敌意,听不进耳朵里。
而作为地铁方有他们的反馈平台,就比如广州地铁的app就有在线反馈,图文并茂的与工作人员交流,有理有据,轮不到这种乘客抵赖。
又或者是电话热线,这种就是直接交流,但相对于网络在线而言可能没那么方便,因为会被地铁的嘈杂所掩盖声音,需要提高自己的嗓门来反馈,从而激怒到肇事者。
不仅如此,建议地铁方尽量应该少做一些商业广告,多宣传文明乘车,罗列文明乘车的要求。就像有些乘坐公交车的地方会有语音提醒:本车厢属于无饮食车厢,请乘客不要在车厢内饮食。类似的播报需要多做循环,会有一定的效果。
乱丢垃圾,乱吐痰,不卫生,也违反防疫规定,明令不能当耳边风。
不舒服需要擦拭鼻涕,大家都能够理解,但不能以此为由,认为自己无处安放擦拭后垃圾可以随处丢弃。
这是散播病菌的重要途径,大家都要引以为戒,这就不是仅仅的不道德行为,还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文明出行,大家都有责任,一人如此可能就会造成其他人也会觉得心安理得,不提倡反而需要受到更严肃的教育,以及更严厉的惩罚。
广州的文明出行向来都做的很好,这个大都市也是一个大家庭,有赖于大家共同遵守文明出行,共建一个良好文明的城市,你们认为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