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晏雯
摄影记者王永胜
通讯员胡弘李熙嵚
“人的一生共有多少副牙齿”“你会刷牙吗”“你知道六龄牙吗”“你知道发生蛀牙的原因吗”……在9月20日全国爱牙日的前夕,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立德校区)的阶梯教室里,来了一群穿着白大褂的特别嘉宾——医院口腔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彭友俭教授专家团队。彭友俭教授通过富有童趣的幻灯片,为现场的多名孩子带来一场轻松有趣的《儿童口腔保健》的科普之旅。讲座结束后,还给现场的小学生们进行了免费口腔检查。
彭友俭教授讲授爱牙科普
讲座现场
爱牙护牙知识大比拼
“同学们,你们知道人有几副牙齿,有多少颗吗?”“你们知道六龄牙吗?”“蛀牙又是怎么发生的呢?”一堂生动有趣的爱牙科普小课堂,就在彭友俭教授和小朋友们的问答中开始了。
回答问题
课堂上,彭友俭教授亲切地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个知识点满满的小问题,随后结合生动形象的卡通PPT,用丰富的图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在座的同学讲授了口腔健康知识,包括详细讲解牙齿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龋齿,万一出现了牙外伤应该如何应对等知识,引导孩子们爱牙、护牙,养成保护口腔健康的好习惯。
抢发言
彭友俭教授跟孩子们说:“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换牙期一般从6岁开始。如果我们能从小就学会护理好牙齿,那么到老都不会轻易和我们的牙齿说拜拜。”“不同年龄段都可以做窝沟封闭,比如:3-4岁可以封闭乳磨牙;6-9岁的孩子,可给第一恒磨牙(六龄牙)做窝沟封闭;12-15岁左右的孩子,可封闭第二恒磨牙。”“如果出现了牙外伤,应用棉球压住伤处5分钟以止血,脱落的牙齿别用餐巾纸包着,而是置于口腔、牛奶或生理盐水中;然后再去口腔专科寻求紧急处理。”……孩子们听得十分认真投入,问答环节也纷纷举手与这个博导大朋友互动。在边听边看边学的轻松氛围中,他们不仅对自己的牙齿有了新的认识,更产生了爱牙护齿的兴趣。
矫牙不一定要等到12岁
“微笑是最好的名片”“世界那么大,牙齿不齐怎么闯天下?”彭友俭教授是全国知名正畸专家,从事口腔正畸临床三十余年,是我国第一位全面系统倡导并开展儿童牙颌畸形早期治疗的专家。他的讲座,内容自然少不了“老本行”。
彭友俭教授讲授爱牙科普
讲座中,彭友俭教授采取穿插播放动画、视频和图片等方式,帮助孩子们认识到拥有一副整齐牙齿的重要性。其中,一条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原创科普动画短视频《儿童矫牙妈先知》,形式轻松活泼,矫牙的干货知识点满满。
究竟牙齿不齐有哪些危害?彭友俭教授说:“千万不要觉得牙齿不齐不是大问题,事实并非如此,我在临床上见过太多令人心痛和惋惜的案例。”他表示,牙列不齐不仅影响颜值,还会导致刷牙刷不干净,引发牙周病等,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过去都认为在12岁牙齿换完后才能矫牙,包括很多医生也是这个观点,这其实也是错误的!很多牙颌畸形,一定不要等到12岁。”彭友俭教授特别提醒,55%-60%的牙颌畸形都需要早期干预,尤其是地包天,一定要做早期矫治!“反颌是急诊,发现即矫正!”彭友俭教授介绍,除了反颌外,还主要有:龅牙、歪嘴、小下巴、牙齿拥挤、不良舌习惯、不良吮指习惯、唇系带异常、舌系带异常、恒牙不能萌出、龋齿导致乳牙早失、恒牙早萌、双排牙(乳牙不退休)等等,都是需要早期干预的。如孩子有以上情况,家长应及时发现,并尽快带孩子就医。
博导亲授自创“大家乐刷牙法”
“小牙刷,手中拿,张开我的小嘴巴,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光听讲座还不够,专家团队还得让孩子们掌握正确刷牙的方法。讲座结束后,彭友俭教授还走到孩子中间,通过牙齿模具现场演示,一边模拟刷牙一边向同学们详解刷牙的具体步骤和注意要点,并逐个检查了在场孩子的口腔,同时提出了防治建议。
给孩子做口腔检查
“你们知道吗,有很多的大人们,都没有养成每天刷两次牙的好习惯,我相信你们会比大人做得更好!”接着,为了让小朋友们易学易做,彭友俭教授还给在场的小朋友们,传授了根据他多年的临床经验,自创的“大家乐刷牙法”。总结为四句:门牙上下刷,后牙颤动刷,颌面转圈圈,牙线助圆满。同时,他还提醒,在牙刷选择上,要买小头软毛,刷毛末端应磨圆,不会刺伤牙龈。每次刷牙3分钟,早晚各一次,饭后漱口。每3个月要更换一次牙刷。
现场演示“大家乐刷牙法”
“我曾说过,横向刷牙等于慢性自残。因为长期横刷会伤害牙体表面的保护层牙釉,正所谓‘滴水石穿,横刷牙断’。”彭友俭主任形象地为小朋友们讲解了横刷牙齿的危害。“天啊,我以前一直是横刷的!现在终于知道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应该要竖着刷,回去我要把这堂课的收获告诉我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也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一堂课下来,同学们都收获满满。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