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灵*拷问分好的垃圾,会不会一车拉

据说,这几天,上海人见面寒暄,开头都是这样的:“侬zi撒喇希?(你是什么垃圾?)”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垃圾分类,这个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一旦与生活精致的上海人相遇,会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到底该怎么分垃圾?如何在*策实施之初,就有效避免“分类忙半天,混装毁所有”等破窗效应?

这些问题,不光上海人要回答,我们每个人也都要回答。

垃圾分类究竟怎么分?

最近,“上海市民”成为了活在网友朋友圈里的一群人。据说,他们最近的主旋律是:哆拉西(倒垃圾)!

拎得清,也有了最新的解释:指手里拎着垃圾能分清的上海人。

究竟该怎么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呢?咱也不知道,咱还必须问,因为垃圾分类,将扩展到46城,下一个该被灵*拷问的,就是你!所以,垃圾分类秘笈先学起来:

上海市目前把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可回收物:

是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有害垃圾:

是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

湿垃圾:

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

干垃圾:

即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太多,不好记。可以记一下它的简化版↓↓↓↓

可回收物记材质:玻(玻璃),金(金属),塑(塑料),纸(纸箱),衣(衣物);

有害垃圾记口诀:药(要)油(有)电灯;

湿垃圾记原则:易腐烂,易粉碎;

其余都是干垃圾!

上海市民举了个形象的“栗子”:餐巾纸是干垃圾,虽然它有时候擦得很湿,但是它还是干垃圾,因为它不能分解。瓜子壳虽然很干,但是它算湿垃圾,因为瓜子壳可以粉碎打成肥料。

网上的段子还有一招儿:猪能吃的,都是湿垃圾。如果猪不能吃的,只要是无害的,都是干垃圾。

这次的垃圾分类*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上海一个小伙子就现身说法

用实际行动展示了

上海人究竟有多拼!

满满的一桌菜

吃完剩下满满一堆垃圾!

瞬间头大!

幸好可以一边“考试”

一边“对答案”!

这位网友按照分类

把食物垃圾排列地整整齐齐!

强迫症看了都想给五星好评!

垃圾分类之后,如何被运走?

垃圾分类,需要热情,但热情还不是全部。

垃圾处理链条很长。分类,只是第一步。

整个垃圾处理过程包括:

投放;

收集;

运输;

处理;

……

许多环节。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可能让垃圾分类工作功亏一篑。

那么,辛辛苦苦分好的垃圾,究竟去哪了?会不会一车拉走?

△四川广播电视台

对于已经分好的垃圾会出现混装混运现象吗?记者也在上海进行了调查。

6月30日,记者跟着一辆湿垃圾收运车开始了工作。操作师傅告诉记者,没有出现混装混运的现象。

在收运时,操作师傅需要检查是否有干垃圾混杂,为此,一些区还专门引入了智能监管系统。

如果湿垃圾里面混有塑料袋等干垃圾,明显不达标,收运员当场拍照上传后,App的后台信息就会实时传送给各个管理部门。而从7月1日开始,根据这些后台信息,相关部门将上门督促整改。市民也可以通过热线、“垃圾去哪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jiahuagong.com/afhzz/706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