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湾区科创峰会”昨日举办。腾讯供图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会上发言。
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张胜誉在会上发言。
深圳商报记者陈姝
“首届湾区科创峰会”12月7日在广州举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 规模的高端科学交流平台——“大湾区科学论坛”主议程下的特色活动,峰会聚集了来自粤港澳三地、产学研三界的专家学者和科创企业代表。
深圳在未来大湾区科技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来自深圳的企业代表在会上分享了如何通过深圳的产业链、人才和风投等优势成就科创梦想的经历。
“科技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大事,也是这个时代的大势”,嘉宾们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有条件、也有能力成为全球 科创湾区,要推动共享创新,构建粤港澳湾区科创共同体。
作为此次峰会联合主办方之一,腾讯表示,未来将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搭建“湾区科创峰会”这个平台,助力更多中小科创企业交流和发展,向“专精特新”迈进,解决更多实际“科技痛点”,推动培育更多 “隐形 ”。
迈向全球科创中心,大湾区应“共享创新”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 活力的地区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增加值在全国占比达到两位数,以数字经济相关制造为代表的高科技制造业产值占全国比重更超过35%,一定程度上扮演着我国科技创新的领头羊角色。
“虽然目前来看,粤港澳大湾区跟其他湾区相比还有差距,但未来一定是全球 的湾区”,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要做好科技创新,一是开放创新共振,发挥好港澳的作用,建设国际化、开放的科技湾区;二是科技能力共建,发挥好大企业的作用,形成各方基础科技力量联合之势;三是协同创新共进,城市群分工,打造区域科创生态,各个城市互补。“在科技崛起和伟大复兴中,我们更要共享创新,先强带后强”。
腾讯杰出科学家、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张胜誉认为,无论是东京湾区、纽约湾区,还是旧金山湾区,湾区经济是各国竞争力创新力的重要体现和载体。创新也牵引着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全球 数字生态,目前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万亿。“粤港澳大湾区有望成为中国科创样板,也是全球科创高地”。
与会专家也同时指出,科学能力是粤港澳湾区存在的 短板,从“科技产业中心”向“科学发现中心”转变仍有很长的艰难道路要走。“科技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大事,也是这个时代的大势”,樊纲表示,谈到“中国科技创新何去何从”的问题时,他认为,一是举国发力,在一定时期内选三到五个关键领域集中攻克,重视市场的举国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