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高,厨余垃圾分类难在哪里……
微观生活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个绕不过去的全民性议题。作为国家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泰安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于11月1日正式施行,在我省率先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近一段时间,记者在国家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济南、泰安蹲点采访,从细微处看正在进行的生活垃圾分类。
调研问卷结果很意外——
年轻人分类热情反而低
9月16日下午5点半,济南历城区名辉豪庭社区,66岁的“督桶员”王树合,拉着厨余垃圾桶到10号楼前准时上岗。
王树合的工作,是在垃圾分类收集点值班,检查居民投放的垃圾是否符合分类规范,还有就是将错分的垃圾用夹子“归类”。
他说,厨余垃圾定时投放,自己早上7点到9点、傍晚5点半到7点半工作,有的人分得乱七八糟,还有不分的,自己就帮着再分分,但整体趋势是分的人越来越多,分得也越来越好。
名辉豪庭是济南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示范社区。名辉豪庭小区物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小区有19栋楼户居民,多个垃圾桶,每栋楼有1名督桶员。据小区运营工作日报统计,9月15日,19栋楼收集湿垃圾合计总量千克,并于当天运往小区西南侧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就地处理。小区垃圾分类项目引进了光大生态资源公司的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及智能回收设备。
章丘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用巨大的抓斗起降张合,抓着垃圾堆放在不同的发酵区域。
光大生态资源公司相关人士说,除了每天1吨多厨余垃圾外,名辉豪庭小区4台智能设备每天大概回收垃圾公斤。
目前,济南已经有27个街道个社区在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或片区建设。其中,分类后的厨余垃圾从刚开始的三五吨,到8月份已达吨。
当然,这样的垃圾分类还局限在示范社区或片区。
最近一段时间,济南市城管部门多次接到市民我们想参与垃圾分类,但不知道怎么分类,也没人来指导。
济南市城管局相关人士说,垃圾分类在宣传发动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山东省垃圾分类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吕修鲁说,他们正与复旦大学进行垃圾分类可持续行为研究,重点是“家里分类、楼下投对”,家里分类要靠宣教,点对点宣教;楼下投对要靠督查,必须有人监管,定时投放、撤桶并点。
吕修鲁说,调研问卷结果很有些“意外”:老人和孩子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比较高,而高知高职的年轻人热情最低,他们觉得“一是分类没时间,二是做饭比较少”,大多认为推行不起来。
他认为,垃圾分类最难的是前端习惯养成。它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与每一个业态息息相关,需要持续性的习惯养成。
最大的“中梗阻”——
厨余垃圾分类效果低于预期
9月15日晚8点,济南市高新区重汽小区,60岁的督桶员王秀娟(化名)戴着头灯,正用夹子清理厨余垃圾里的其他垃圾。她说,部分业主垃圾分类做得不好,将餐巾纸、牙签等放到了厨余垃圾里,自己得用夹子清理出来。
当天白天在新泰市西张庄镇西白沙村,记者看到垃圾箱旁张贴有分类方法指导,但是垃圾箱里多种垃圾混杂,尤其是厨余、树枝树叶等垃圾较多。
“老百姓家的垃圾基本上没有分类。”一位村民说,农村垃圾以菜叶、剩饭以及小孩的点心包装为主,大家往往一起倒入垃圾桶里。
从济南、泰安两市情况来看,许多人感觉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关键就在于厨余垃圾分类难度大,落实的效果低于预期。这也是进行垃圾分类的“中梗阻”。
济南市高新区某小区厨余垃圾桶锁着。这些小区实行“定时投放”,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倾倒厨余垃圾,部分居民“不太习惯”,将厨余垃圾直接放在了垃圾桶上。(□记者王红*报道)
一方面,居民尚未养成对厨余垃圾进一步细分的习惯,如果缺乏精确的指引,很容易将不同类别的厨余垃圾混在一起。
目前,济南市垃圾分类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正是由王树合、王秀娟这样普通的督桶员承担。示范社区或片区创建以来,他们每天要盯四五个小时,有的人还要坚持到晚上9点,工作强度不小。
垃圾分类的人力配备也是一大难点。这些督桶员每个人能拿到元左右的补贴。一位街道办事处人员说,现在城区人口基数这么大,财*压力很大。
此外,这些小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倾倒厨余垃圾,无法考虑到全部居民的生活习惯,执行起来难度也不小。
吕修鲁说,未来,分类垃圾的投放点也要逐步减少,“现在基本是每栋楼下都有一个,以后要‘撤桶并点’,最终实现‘定时定点’投放,减少并最终取消督桶员”。
另一方面,厨余垃圾末端分类处理还存在瓶颈。
年,泰安市餐饮单位的餐厨垃圾实现统一收集、运输、处理,9辆餐厨垃圾运输车将餐馆里的剩饭剩菜运输到泰安市餐厨垃圾处理厂。该处理厂生产部负责人尹逊良说,泰安市餐厨垃圾处理厂目前一期日处理能力吨,二期处理厂投产后,总处理能力会达到吨。
在济南,跟名辉豪庭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相似,济南市已经建设了28个就地处理设备。一位街道办事处人士说,就地处理减少了运输环节,但是有一个前置条件就是“规划空间”,需要得到周边居民支持,否则“邻避效应”会影响设备运行,还有就是就地处理设备的水、电消耗量比较大。
目前,济南市全市范围有1家厨余垃圾集中处理厂,日处理餐饮单位吨餐厨垃圾,还能够协同处理部分居民厨余垃圾。此外,济南巧宾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负责章丘区的60吨餐饮单位餐厨垃圾。
吕修鲁说,厨余垃圾过去主要是填埋或焚烧,现在有很多方式方法处理,各有利弊。其中,集中式处理是最佳选择,但是也面临资金投入、征地等一系列问题。
济南市城管局生活废弃物管理处一级主任科员陈振华说,从长远来看,目前的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肯定是不足的。根据相关*策要求,按照科学评估、适度超前原则,需要稳步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在济南市槐荫区某小区,还有户居民尝试安装“大胃王”设施,在家里对厨余垃圾进行粉碎化处理。吕修鲁说,这种方式从处理效果来看,老百姓认可度比较高,一是不用拎着垃圾下楼了,二是气味好控制,三是对污水处理没有影响。但是,这些设施在老旧小区无法使用,因为需要油脂不挂管壁。
“两网融合”的机遇——
更多“垃圾”期待变“资源”
与生活垃圾分类相伴而来的,是更多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
在泰安市王官庄社区,“泰好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上线几个月的时间,已经有人投放了单,总重量.48千克。其中,以居民收集的纸类、塑料等废弃物居多。
负责运营的泰晟环境公司人士说,该社区13栋楼1多户,居民可以下载APP,将可回收物投入后自动称重,积分到卡,可以兑换商品,也可以兑钱提现金。
对此,住建部专家在泰安市调研时建议,少投放垃圾分类智能箱体。垃圾分类智能箱体更多起到的是宣传示范作用,前期在公共场所配备可以吸引和引导居民开展分类,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投放不准确等问题,不适合在社区、小区投放。有的城市之前配置了智能箱体,但是现在还是换成了分类桶。
吕修鲁说,对于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大家普遍认可“两网融合”的路子。其中一张网是既有的再生资源网,最前端有几类人包括拾荒人、废旧物收购小商贩、物业公司人员以及智能化回收设备等;另一张网是环卫作业网,快递箱、啤酒瓶等低价值可回收物最有可能流入环卫体系。他建议,在城市街道办事处设立可回收物暂存点,为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提供服务,辐射周边居民小区,并避免脏乱差现象。
9月14日,泰安市高新区滨河大道东段,高宏再生资源公司的一处分拣中心,运送垃圾的车辆不停地进出。
“仅垃圾分类项目,公司平均每天回收9车废旧物品,主要是纸壳、玻璃、塑料等。”该公司总经理张高洪说,公司联合当地环卫部门,针对全市多处垃圾收集站点,采取每斤补贴保洁员0.2元-0.3元的办法,由他们初步分拣出可回收物,再交由公司进行回收处置,意在更好更快地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如果完全依赖市场方式,没人愿意收购玻璃、塑料包装等低值废旧物品,一车卖不了几百元,还不够来回的运输费。
张高洪说,目前,该公司正尝试跟顺丰快递合作,顺丰依托自己的网络和人员,收集纸箱、电子产品等废旧物品,然后集中到2个快递站暂存,再由高宏公司进行分类处理。
生活垃圾分类不仅搅动着“垃圾桶”,也广泛影响着包装、食品、外卖、餐饮、酒店等诸多行业。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年全国新增垃圾处理相关企业超过了家。各种与垃圾分类相关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