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垃圾分类新风尚文明城市我先行潇

个居住小区规范设置垃圾投放点个,撤并率38.8%,平均.6户一座投放站;桶站全部完成密闭化升级改造,并建设驿站座,数量居全市 ;辆各类垃圾收运车喷涂并加装计量称重系统;日处理能力达吨的有机质垃圾处理站,已完成初步方案设计……

一组组数字,记录的是通州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坚实脚印,也奠定了十月份垃圾分类综合排名在城区中位列 的好成绩。这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更是凝聚着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努力改善生活环境的朴素故事。

分类:餐桌上的两个小铝盆

最近,家住云景北里社区的卢丽一家人共同进餐的画面有了小变化。每到饭点,餐桌上就会出现两个小铝盆,分别盛放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餐后再倒入不同的垃圾袋。朋友来她家都为这一就餐细节竖起大拇指。

卢丽引导两个孩子分类投放垃圾

谁能想到这个小变化,竟是源于孩子的敏锐观察。“以前,在吃大骨和鱼虾的时候,我们在餐桌上垫张抽纸,然后再收拾。但孩子们说这样既浪费抽纸,收拾餐桌时还要二次分类,不如准备个小盆子,从一开始就分开。”于是,垃圾分类小铝盆正式“上岗”。别说,它们还真帮家人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现在,不仅是三餐时间,小铝盆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比如我们在客厅吃水果或其他产生厨余垃圾的食物时,都会先把垃圾分类放在小盆里,吃完再一起倒,非常方便。”

在卢丽看来,准确分好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是关键,厨房便成了垃圾分类“重地”。她家的厨余垃圾袋就挂在橱柜边,菜叶菜根、果皮果核、鸡蛋壳等随手就能扔。而做饭用过的厨房纸、各种食品包装袋等,则会被扔进其他垃圾桶。

垃圾分类不仅改变了卢丽家的生活习惯,还培养了源头分类意识。“要让垃圾从一产生就各归各类,不让一块骨头‘走错路’,也不让一块电池‘找错家’。”卢丽家的垃圾源头分类越做越细。就连平日产生量很少的有害垃圾,也有了专门的“暂住点”——门厅柜子上的小纸盒。“像纽扣电池、过期药物都会暂时放里面,出门时顺手就带下去了。”

让卢丽欣慰的是,家里两个孩子不仅垃圾分类意识强,而且还能做到垃圾分类不怕脏。在投放厨余垃圾时,他们都会主动把塑料袋抖净再单独扔到其他垃圾箱中。

卢丽笑言,现在家中的每位成员既是垃圾分类践行者,也是监督员,如果发现分类错误,都会及时纠正。

值守:“火眼金睛”识错投

早晨7:30-9:30,晚上5:30-7:30,每周2到4次,35岁的侯小静都会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垃圾桶站旁。“又来这么早?”邓阿姨一出门,就看见侯小静乐呵呵地守在桶站旁。“早上好呀!嚯,今天您这垃圾分得真干净!”娃娃脸的小静帮着邓阿姨推开垃圾箱盖。得到小静的夸奖,阿姨挺得意。

侯小静在桶站旁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小静每天很忙。她既是永乐店社区青年汇一名活跃的骨干社工,又是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的一名热心志愿者,同时还是新招募志愿者的“老师”。自垃圾分类正式实施以来,她一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宣传垃圾分类,一边和招募的青年志愿者一起参与桶前值守。

虽然每天都要和脏臭的垃圾“打交道”,但她干起活儿一点不含糊,总会帮着大家仔细分拣厨余垃圾。“我还要为咱们青年志愿者做培训,所以自己更得做好示范了。”侯小静说。

“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不仅有年轻人,还有几位退休的阿姨也加入其中。”侯小静介绍。

最初,居民投放厨余垃圾多少会掺杂些其他垃圾。认真负责的侯小静就逐个破袋检查,帮着把其他垃圾挑出去。“大家容易扔错的有餐巾纸、椰子壳、榴莲壳等。这些垃圾虽然都跟吃的有关,但不易生化降解,所以不能算作厨余垃圾,应该是其他垃圾。”侯小静说,经过志愿者的耐心解释介绍,现在居民分错垃圾的情况越来越少,需要志愿者破袋处理的也明显减少。

“其他垃圾和厨余垃圾日常产生量 ,是我们守桶的重点。但有害垃圾里面也有‘学问’。”侯小静越干越有经验,她举例说,“大家都知道电池是有害垃圾,但其实不同电池也是要分类的。充电电池和纽扣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但一般使用的一次性电池已基本实现了无汞化,能投放在‘其他垃圾’里。两者应区别对待。所以看到有扔电池的,我们也会多问一句、多看一眼。”侯小静深有感触地说,桶前值守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帮着志愿者练就了“打眼一看”就能辨识错投的“火眼金睛”。

细心的她还发现,很多老人投放垃圾时都带着孩子,于是他们在小区里设计了互动环节,准备一些小礼物,通过小游戏或者现场“演练”,让居民尤其是小朋友学习、参与垃圾分类。“当有一天我们这些‘守桶人’都‘下岗’了,就说明我们真正做到了全民垃圾分类,我期待着那天。”侯小静说。

投放:两秒破袋不脏手

“不用太往里,您在上边一带就划开了。”张新是通州区永顺镇惠兰美居小区的垃圾分类督导员。每天一大早,他都会早早来到自己负责的垃圾投放点。除了给街坊邻居讲讲如何垃圾分类,他还会指导大家使用“破袋神器”。腾出点时间,他就再顺手给桶边的小“神器”消消*。

张新向居民演示“破袋神器”使用方法

而两个月前还不是这样。张新值守的这个全包裹式垃圾箱,整体用起来都挺顺手,但要把厨余垃圾从塑料袋里抖出来,一些居民觉得不方便。“把原本包好的垃圾袋破开,既耽误时间又容易弄脏手。”为了避免当场破袋,一些居民特意避开志愿者值守时段前来投放。发现这个情况后,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一直在琢磨,怎么借助小工具,帮着居民解决破袋“大问题”。经过一番集思广益,破袋小神器诞生了!“自打给垃圾桶装上这个小工具,大伙儿扔垃圾方便多了。”张新挺高兴。

这个工具诞生的过程,张新都看在眼里。设计之初,特意请教了有手艺活儿的老居民,再结合其他地方的经验,才有了现在的“破袋神器”。“你别看它个头小,设计却简单精巧。它的整体由一排锯齿构成,后端用旋钮固定在垃圾桶上,整体架在垃圾桶口的中间位置。扔垃圾时,只需用塑料袋挂住锯齿,轻轻一拉,垃圾便可从破口掉入垃圾桶,过程仅需两三秒。”张新介绍起这款小“神器”特别自豪,锯齿间距和长短也经过多次实验而来,既能一次破袋又不会钩挂塑料袋,不仅解决了居民拆袋、解袋、脏手的烦恼,厨余垃圾“纯净度”也随之提高。

清运:厨余垃圾半天三车收不完

早上5点天还没亮,37岁的李亮和同事刘俊准时出现在通州京环公司固废清运中心院内,提前半小时到岗。他们二位都是这里的清洁工。等待他们的,是城区内5座农贸市场和十余个社区里的厨余垃圾。

李亮驾驶厨余垃圾清运车向消纳站出发

“前几年,半天也收不满一车厨余垃圾,今年就不同了,厨余垃圾拣出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夏天,瓜果皮核多,早班从早上5点到中午12点,3吨半的清运车,有时拉三车也装不完。高峰期时,下午、晚上班组得连续作战。”李亮和刘俊都是通州本地人,尽管搭档时间不长,配合已是很默契。

“先去农贸市场,8点以后去小区,这样不会影响居民休息。”8点30分,李亮驾驶着厨余垃圾清运车开进大马庄新园,分拣员早就等候在那里。“今天厨余垃圾有6桶,你检查下,分得怎么样?”李亮动作麻利地打开桶盖,一股隔夜的馊臭味迎面扑来,但他好像没有闻到一样,从车里掏出一根长棍,伸到每个桶底钩了几下。这是现在通州区环卫部门每辆厨余垃圾运输车上的“标配”,如果桶内有塑料袋等杂物,基本上都能被钩出来。这么做,既是为了检查小区的分类质量,也能减少后端粉碎处置的麻烦。

“非常好,几乎没有塑料袋。”检查完垃圾桶,搭档刘俊立马上前,搬桶、挂桶,按动按钮,一气呵成,6桶厨余垃圾很快被一一倒进车内。每清倒完几桶垃圾,李亮都会顺着车上扶梯爬到车厢的顶部,用铲子把堆积在倾倒口的垃圾往密闭车厢内部推。“厨余垃圾里有不少玉米壳、瓜果皮等,体积比较大,这么铲几下,能留出更多空间。”一个上午,李亮得这样爬上爬下二十多次。

冬天早上冷,但二人上衣却汗湿一片。“起初,大家对垃圾分类不是很清楚,我们还得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再二次甚至多次分拣。现在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越来越强,基本‘一次过’,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李亮说,这个岗位再累,总要有人去干。更何况现在社会各界对我们环卫都很重视,居民也很配合,没有道理不干好。

消纳:厨余垃圾能“裸投”

“餐厨废弃物,今日消耗:.53吨;沼渣,今日产量:67.54吨……”位于张家湾镇的通州有机质垃圾处理站总控室,电子大屏上不仅监控着每一个生产环节,而且显示各类数据。运营部二班班长张涛认真记录着关键数据。

张涛每天都要去车间给设备“测温”

张涛所在站点负责处理全区所有的有机废弃物。这里24小时不间断作业,日处理能力达吨,其中厨余垃圾余吨,在全国能同时处理3种有机废弃物的站点中,是规模 的一处。垃圾从“运进来”到“走出去”,全自动封闭运行。

虽然每天运送垃圾的车辆不断,但卸料车间内毫无异味,也几乎听不到任何噪音。“垃圾车都是密封车厢,卸料区使用感应舱门。垃圾车到指定位置打开车后盖,垃圾便自动落入坑内,这将倾倒时散发的臭味抑制到最小。”张涛解释说。

每天,他还有项重要任务——去车间给设备“测温”。说话间,张涛已经麻利地爬上预处理车间的三层。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清运车将垃圾投送到投料池内,经过分拣去掉混杂的生活垃圾,然后经过粉碎、沉淀、加热等工序,最终这些垃圾变成了可利用的油脂、沼气、沼渣等“宝贝”。

车间很忙。从5月1日实行生活垃圾分类以来,该站平均每天处理的厨余垃圾量增加了三四十吨,目前日处理厨余垃圾吨左右,几乎是满负荷运转。“这一变化归根于垃圾分类的有效推进。”张涛说,去年底日均进站厨余垃圾约为吨,其中大部分来自餐馆。5月起,来自居民区的厨余垃圾明显增多。

垃圾分清了,对垃圾处理设备也是个好消息。“垃圾分类前,进厂的厨余垃圾里杂物特别多,甚至混进纺织品,一旦缠绕上旋转的设备就会造成卡顿,只能停机人工清理。有时人工清掏能清理出满满一仓杂物……”说起以前的“麻烦”,张涛直摇头。

现在,垃圾分类越来越准确,不装袋的厨余垃圾可以直接从垃圾桶“裸投”进垃圾车。这样再进处理仓就更轻松了,如果其中混有杂质,就能一眼发现。“厨余垃圾纯度高了,大大提高了处理站的产能效率。”张涛说。(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jiahuagong.com/afhzp/432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