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芯片到药片切片看浦东片片都精彩

新华社上海9月17日电题:从芯片到药片:切“片”看浦东“片片”都精彩

新华社记者何欣荣

从一片农田起步,浦东开发开放28年,不但建成了高楼林立的外向型、多功能城区,还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尤以芯片、药片和影片为代表,引领着相关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芯片:抢占技术制高点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康桥工业园南区的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华虹六厂),是上海投资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项目,总投资亿元人民币。记者近日走访这里时看到,厂房内干净整洁,光刻机等关键设备正在安装调试,预计在年底前完成生产线串线并实现试流片。

“华虹六厂重点服务国内设计企业先进芯片的制造,并满足部分事关国家信息安全的重点芯片制造需求。”华虹集团总工程师赵宇航说。

芯片制造,是芯片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占整个产业链投资的60%以上。在上海浦东,云集着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华大半导体等一批国内芯片制造龙头企业,产品覆盖移动通信、工业控制、汽车和电力等多个领域。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以浦东的张江和临港为重点区域,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2.2%,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目前,浦东已形成集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芯片产业的发展不仅看规模,还要看制造工艺。比如制程线宽,线宽越小,单位面积芯片内整合的晶体管数量越多,芯片性能越强大。

最新发布的财报中,中芯国际表示,在14纳米技术开发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进入客户导入生产阶段。随着14纳米芯片未来量产,我国芯片制造业将进一步拉近与国际芯片大厂的距离。

药片:自主创新药研制步入“收获季”

今年7月,由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联合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甘露寡糖二酸”顺利完成临床3期试验;今年9月初,和记*埔医药研制的抗癌新药“呋喹替尼”胶囊获批上市;同样在9月初,微创医疗器械集团自主研制的“火鹰”心脏支架临床试验成果,登上国际医学权威刊物《柳叶刀》杂志……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记*埔医药和微创医疗器械集团,都位于浦东的张江药谷。一个又一个重磅成果的涌现,标志着张江药谷的自主创新药研制已经步入“收获季”。

新药研制素来以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著称,在国际上有着“双十”(10年时间、10亿美元)的说法。作为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张江药谷经过10余年培育,已成为国产创新药的高地。

以年为例,全国范围共有85个1类新药获批临床,其中张江占31个,比例超过1/3。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楼琦说,目前张江的生物医药研发已全面覆盖肿瘤免疫治疗、细胞/基因治疗、下一代基因测序等前瞻性领域。

良好的创新生态,为张江的新药研制奠定了基础。和记*埔医药首席科学官苏慰国回忆说,11年前,他从美国回国创业,在张江一间咖啡馆与同事聊天时,忽然来了灵感。因为要出差,就找来一张餐巾纸,在上面画了一个化学式结构后匆匆离开。这便是今日获批的“呋喹替尼”原型。

从科学家的灵感变成治病救人的抗癌新药,其间还有诸多难关要攻克:企业初创时,买不起动辄数百万元的研发仪器,张江独创性地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药研发出来了,自建生产厂房又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张江在全国率先开展生物医药代工试点,帮助创新企业完成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让科学家背着书包来创业”“只要你有想法,张江药谷就能把它变为现实”——这些响亮的口号,孕育着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希望。

影片:用IP撬动大文创产业

今年8月,国内最大的网络文学企业——阅文集团发布一则公告,收购国内影视龙头企业新丽传媒,吸引了整个影视圈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jiahuagong.com/afhpz/709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