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2月24日电(记者潘清许晓青)上海通过立法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后,台商*琼瑶的生活忙碌又充实。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垃圾分类公益宣讲员、社区“环保达人”。
*琼瑶参加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质量月”主题活动,分享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经验。(受访者提供)
*琼瑶担任总经理的上海承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她和丈夫名字中各取一字来命名。这家专注于为大陆企业定制设备、承接环保资源再生工程项目的企业,可谓两人的爱情结晶。
年,从台湾到上海出差的*琼瑶与台湾环保行业“发烧友”刘承辅在*浦江畔相识,擦出爱的火花。*琼瑶被刘承辅对环保事业的专注和志向所折服。
创业,专注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业余,当一名“垃圾分类达人”。*琼瑶笑称自己是与“垃圾”结缘的女子。
“小孩子擦过鼻涕的餐巾纸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吃完小龙虾剩下的残壳是哪种垃圾?投入蓝色桶中的可回收物到哪儿去了?经过资源再生又会变成什么?”*琼瑶在社区当公益讲师,讲课滔滔不绝。在她和伙伴们全身心投入下,她居住的上海市闵行区浦锦街道及周边成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域。
“垃圾分类关系到民众生活环境,也和我从事的行业同处可再生资源价值链上下游。前端的垃圾没有科学分类,后端处置难度和成本就会很高。”*琼瑶说,于公于私,自己都有责任义务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广。
*琼瑶(中)与装扮成垃圾分类标识的志愿者们在一起。(受访者提供)
年,*琼瑶一步一脚印。从社区到学校、企业,她的“课堂”五花八门。从阿姨、妈妈们到学生、年轻白领,她的“学生”形形色色。每次公益宣讲前,*琼瑶都会认真拟订方案、仔细备课。除了把专业知识烂熟于心,她还熟读大陆环保法律规定及垃圾分类实施细则。遇到不明白、不确定之处,她还会找*府部门服务窗口求证。
以“垃圾分类小小推广员”为主题的公益活动让*琼瑶记忆犹新。孩子们在科普课堂上踊跃互动,并从家里带来废弃的食用油桶和矿泉水瓶,在*琼瑶夫妇指导下变成种菜容器。孩子们一边动手一边学习,掌握了环保知识。看到孩子们“满载而归”,*琼瑶内心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今年初,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举办的一项评选活动中,*琼瑶与其他几位市民代表被评为“身边最美生活垃圾分类达人”。
今年7月1日起,上海在全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社区里建起垃圾箱房,摆上统一规范、按色彩分类的垃圾箱。在普及分类知识的基础上,浦锦街道推出富有自身特色的垃圾袋等,方便居民分类。*琼瑶觉得,社区的点滴进步也包含着自己的努力,很有成就感。
*琼瑶年建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