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正月二十四,刘风香的又一个乡村车间隆重开业,而这已经是她的第三个乡村车间了。年后,各种订单量激增,她不得不租赁新厂房。自此,她将为周边7个村庄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余个就业岗位。
刘风香不是个例,截至目前,庆云县共建起乡村车间45个。全县乡村经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面貌。
大年初七就开工
乡村车间再扩容
刘风香是庆云县尚堂镇颊河徐村*支部书记。作为全村的致富带头人,她年开始养蛋鸡,这一养就是30年。自己富了不叫富。年,他和老公开始琢磨带动更多人致富。年4月,刘风香带头创办了牙料厂车间,吸纳了30余名留守妇女就业。
颊河徐村牙料厂车间赶工忙。
颊河徐村致富带头人刘风香。
考虑到牙料车间只能为视力较好的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于是她开始寻找适合老人干的活。去年,有一次在朋友聚会时,刘风香认识了一个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老板,该企业总部在天津,在庆云有分公司。一方要找厂房,另一方要找工人,两人一拍即合。于是,刘风香办起了第二个乡村车间。去年9月18日,插线车间开业,主要为汽车厂生产汽车连接线。
院里的老白蜡树不断摇曳着树枝,似乎为院里忙碌的工人们加油打气。老树下,身着红色毛衣的刘风香说:“我这个插线车间今年初七就开工了,工人从18岁到66岁之间的都有,60岁以上的就有十多个。大家一天干9个小时,月工资在元到元之间,一天管一顿饭。”
加上今年新租的车间,刘风香总共可提供余个就业岗位,辐射周边七个村。现在,几乎天天有新工人来报到,光2月17日一天就来了16个新工人。据悉,目前,颊河徐村总共建起了5个乡村车间,涉及餐巾纸、毛衣等多个门类。
年产18万台喷雾器
他把自家小院变车间
来到尚堂镇西仓村,只见这里的一处农房内别有洞天: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组装喷雾器,有的组装、有的装箱、有的测量。原来,这是本村青年王超创办的乡村车间,专门生产农用喷雾器。
“我们车间不大,一年能生产18万台。我们的喷雾器远销世界各地,最远的出口到越南、印度。我原来是个送货的,一步步干到今天很不容易,一个喷雾器的纯利润虽然不算高,但是量大。”西仓村创业青年王超说。
记者看到,这个多平方米的小院全部改成了车间和仓库,里里外外有20多个工人在忙着,大家以组装为主,各种零部件要么从市场上买进要么自己生产。王超感受到了市场竞争之激烈,他打算在新的一年里搞点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西仓村一农家院内,工人们正在喷雾器生产车间忙碌着。
西仓村创业带头人王超。
45处乡村车间现庆云
余人在“家”就业
穿梭在庆云县的各村之间,只见招工信息随处可见。在李赤城村,就有这样一个大型广告牌,上面写着:招聘女工,18到45周岁,按月开资,保底工资到元。
而在尚堂镇李赤城村,一处乡村工厂也在紧张忙碌着。该村妇联主席陈立云表示,这家工厂大年初七就开工了。40多名女同志在此就业,日薪元左右。院外,工人们正在往货车上搬运货物,这个工厂生产的成品将从这里运往大城市。
颊河徐村插线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赶工。
与此同时,庆云县东辛店镇人社、妇联等部门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免费培训,培育了一批市场前景好、就业容量大的“乡村车间”,同时对接塑料插花、手套加工、服装加工等多项农村妇女自主创业项目,为全镇余名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姚家村插花车间负责人郑新梅说,春节期间,她的塑料插花车间不断加单,订单量比往年增加50%。而不断招工也成为了今年的常态性工作。
据统计,截至目前,庆云县共建起乡村车间45个,加工门类涉及工艺品编织、服装加工、电子电气、设备制网、婚庆用品、十字绣、锁具等,吸纳农村妇女就业余人,极大地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刘真真通讯员王洁令从晴晴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