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正山小种红茶,内行人都在遵循的6点原则

江西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www.guannews.com/yiliao/155957.html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冲泡方式不当,会让一款红茶前后泡出来的茶味,判若两茶。

听一位茶友分享,春节时,他给自己的发小送了一盒正山小种去拜年。

前几天他们碰在一起喝茶。

发小泡了那款他带来的花香小种,不曾想泡开一喝,茶味全变了。

茶味淡,香气弱,风味被明显稀释。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

关键是那泡5克装的红茶,居然不耐泡,才泡四冲味道就淡了。

要知道,同款红茶他在家里,起码能泡到八、九冲之后啊。

定睛一看,才看到,发小家里泡茶的茶壶,容量超大。

难怪茶味被稀释得这么厉害!

“呀,你怎么用这么大一把壶泡茶?”

“这不是人多,方便嘛。”

闻言,茶友看着那把适用冲泡玫瑰、茉莉、菊花等各式花茶的大壶,陷入了惆怅。

悠悠道出一句,这样吧,下次再来我给你带个盖碗,便宜又好用。

听完茶友分享的故事,心里在感慨:

关于正山小种红茶的冲泡方法,这些三招五式,不可不学!

《2》

一、选对趁手好用的盖碗。

正山小种,出自武夷山。

在武夷山当地,几乎各家茶具店,都能看到这样的基础款式盖碗。

白瓷的,毫升的,倒钟器形的。

这样的盖碗,可谓冲泡武夷岩茶和正山小种红茶的标配。

从实用角度看,推荐大家在泡正山小种时,入手这样的盖碗。

要是继续用大壶泡茶,将茶汤风味大量稀释后,只求喝茶解渴,未免太暴殄天物。

当然盖碗泡红茶,还少不了以下“配件”:公道杯和品茗杯。

公道杯的作用是盛放茶水、倒茶分汤。

品茗杯呢,则是为了举杯喝茶,考虑到待客所需,茶杯容量不需选太大。

根据平常喝茶人数的多少,配套入手4个/6个/8个白瓷杯,日常泡茶时放着备用,完全绰绰有余。

《3》

二、练习盖碗泡茶的姿势。

刚开始尝试用盖碗泡红茶时,很多新手会存在一个共同顾虑。

盖碗泡茶烫手,该怎么办?

选对标准器形,碗口略微往外撇,碗沿更宽,拿着更能隔热防烫的盖碗,是 步。

接下来是练习“三指握碗法”。

伸开惯用手(一般是右手),稍微活动手指后。

如图所示,将大拇指和中指伸开,放在盖碗的两侧碗沿。

而食指则搭在盖子的凸起处,固定合盖开口角度,以便倾倒茶汤。

利用三角形能形成稳定性的原理,可以稳稳拿起盖碗。

为避免烫到手,拿盖碗时,千万别碰到碗壁和碗身。

而食指呢,也千万别扣进盖钮底部。

沸水泡茶,远离盖碗的发烫部位,自然能减少烫手风险!

《4》

三、做好泡茶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为方便下一步的泡茶实战,要提前将台面收拾清爽。

诸如花瓶、茶叶罐以及其它无关杂物要摆远一些,以免碍手碍脚。

落座后,调整坐姿。

如果发现桌子太高,可以加上坐垫。

坐姿高度舒适,接下来的泡茶过程才能更顺手。

盖碗泡茶时,茶具的摆放也有学问。

盖碗和公道杯要一前一后放置,不要挨得太紧。

以免注满水后,一拿起盖碗就碰到了公杯,发出乒乒乓乓的声响。

茶巾、茶夹、茶剪、茶则等零碎物品,建议固定位置摆放。

确保自己需要使用时,能 时间拿到。

举个栗子,泡茶过程中一不小心洒出了水,及时用茶巾将台面擦干。

不必再起身去翻找,影响泡茶动作的连贯性!

《5》

四、烫壶温杯后投茶,好茶不必洗。

进入泡茶正题,盖碗泡茶时,要用沸水提前烫一遍茶具。

均匀将盖碗、公道杯、茶杯烫一遍。

咖啡倒进热的杯子里会更香。

热水温杯,是必不可少的泡茶仪式感。

在家泡茶时,不建议用自来水。

有条件的话,订购桶装纯净水作为泡茶水,更能真实还原好茶本色。

烫过茶具后,趁热投入干茶。

毫升盖碗泡正山小种,牢记5克*金投茶量。

若是没有独立包装的散装红茶,建议在茶桌旁准备一把秤。

秤茶5克,不多不少,更能泡出浓淡适中,风味中正的茶味。

泡袋包装的正山小种(市面上默认包5克),打开包装时建议用剪刀剪开。

倒出干茶的过程会更利索流畅,避免暴力撕开时,干茶洒得到处都是。

投茶后,轻摇盖碗,揭开一丝缝。

红茶干茶好比进入桑拿房,借助热气的熏蒸,干茶香能够更好吐露。

细闻过干茶香气后,注水冲泡。

对来源可靠的好茶而言,不必洗茶,泡出来直接喝便是。

《6》

五、正山小种要用沸水冲泡!

经常能听到类似的说法。

“泡红茶水温不能太高,温水冲泡更好,以免将好茶烫坏,85℃才是理想冲泡水温……”

不不不,事实并非如此。

好茶不怕开水烫,红茶也不例外!

真正的正山小种,值钱之处在于“正山”二字。

正山指产地范围。

只有以武夷山桐木地带为中心的高山小种红茶,才能冠名“正山小种”。

桐木当地属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 ,茶叶原料内含有的养分、风味物质丰富。

当地的红茶,只要工艺不出差池,品质 不会差。

泡茶时可以放心用沸水冲泡,不必担心烫坏嫩叶、泡出酸味、茶味发苦等困扰。

恰恰相反,沸水冲泡更能快速、彻底、有效激发茶香、茶味。

茶香上,花香、蜜香、果香、桂圆香馥郁。

茶味上,清甜、甘润、饱满、甘醇,饮后回甘生津明显。

这样又香又鲜醇的好茶本色,少不了沸水的助力,才能完美体现!

《7》

六、盖碗泡红茶,茶味没泡淡前都不需要坐杯。

将水烧沸后,注水泡茶。

盖碗泡茶前,起手势如下。

一手持盖靠在盖碗旁,一手提起烧水壶准备往下注水。

在干茶上方,快速打圈均匀注满水后。

紧接着就是合盖、出汤、沥干等一气呵成的连贯动作。

对内质丰富的正山小种而言,前5冲左右,在茶味没有泡淡前,泡茶动作要快。

快速注水,快速出汤,从注水到倒出大量茶汤。

用时在短短数秒内,更能避免茶味被提前消耗,滋味被泡浓。

等泡到 ,茶味被慢慢泡淡时,泡茶速度可以稍缓一些。

依次往下,适当坐杯5秒、10秒、15秒等。

根据茶味浓淡表现增加浸泡时间,直至彻底榨尽茶味,再画上句号。

盖碗泡红茶,遵照“前快后慢”的浸泡时间,更能妥当利用每一分茶味!

《8》

在武夷山,经常能听到“三个师傅”的说法。

带山师傅、做青师傅、焙火师傅。

这讲的是岩茶的制作流程繁琐,得来不易。

和岩茶一样,优质正山小种,同样凝聚着制茶人的艰辛。

从采摘、到摊晾、再到揉捻、发酵等,一路以来稳扎稳打,才能做出好茶。

因为好茶来之不易,为了喝准好茶的风采。

圈内在“三个师傅”的基础上,另外加了“泡茶师傅”一说。

看中的,正是冲泡对茶味的影响。

不然没有章法,胡乱冲泡,实在是对好茶的辜负!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jiahuagong.com/afhpz/358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