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太平茶的记忆

全国白癜风爱心大使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71230/5971035.html

▲点此订阅我们

美食求职招聘推广交友新闻娱乐

点击阅读原文穿越到太平论坛

*山区.01.04农历十一月十八雨夹雪2~4°C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主播:小薇)

  萍在城区新开了一家茶叶店,店里布置优雅别致,透着一种自然风,精心布置的一桌茶席和一花一草,让人感到主人的用心和品位。我喜欢这样优雅的环境,这是一个喝茶的好去处;我喜欢萍的优雅和含蓄,她看起来不太像是生意人,少了点生意人的精明,多了点书香气、文艺范。萍的好客也吸引了一群兴趣爱好相投的佳人们,大家就着一方茶席,共饮一壶;一茶一书,伴着悠扬古琴声,一起品茶、读诗,欣赏萍娴熟的泡茶手法,品尝来自核心产区的“太平猴魁”和香气醇厚的“祁门红茶”,茗香萦绕,清茶润心,缕缕茶香让我心情很放松、很愉悦。   小的时候,喜欢看外公喝茶的样子,每天早上外婆泡上一杯茶,外公必然会点燃 支烟,品着茶开始吞云吐雾,一副很陶醉的样子。杯子是白瓷的,有些年份了,杯里沾满了茶垢,看起来脏脏的,外公说有了茶垢的杯子泡茶才更有味道,看外公喝茶的表情,那时我就觉得那茶肯定是极其美味的,偶尔我也会喝上一口,苦的我皱起了眉头,忍不住吐吐舌头。夏天,我 喝外婆冲泡的大壶凉茶,茶壶上印有百子图,很多小孩形态各异,看起来很喜庆;在外面疯玩回来,满头大汗,冲到八仙桌前,嘴对着茶壶口“咕咚咕咚”的大喝起来凉茶,那叫一个痛快,为这也挨外公不少骂,说我“这丫头没有相”。冬天的乡下很冷,我喜欢窝在火桶里,火桶里还煨着外公专用的小紫砂壶,那是爸爸专门从景德镇带回来送给外公的,紫砂壶小巧巧的,壶盖和壶把间用根麻绳系着,麻绳是外婆自己搓系的,很结实,白色的麻线已经被茶渍染成了棕红色,外公大拇指钩着壶把,单手托着紫砂壶,一派逍遥的样子;我要想喝的话就需双手端捧着,生怕不小心打坏了外公的心爱之物,紫砂壶嘴小巧圆润,出水流畅,不用担心喝呛水,我就喜欢嘴对着壶嘴喝的感觉,每次我“壶来”时,外公就会说“别烫着了”。   一直以来认为喝茶是因为渴了,需要喝茶;吃菜咸了,需要喝茶;吃了辣椒,需要喝茶;吃甜食腻了,需要喝茶;妈妈泡什么茶就喝什么茶,以为茶叶都是一样的,没有好次之分。直到一次去妈妈上班地方玩耍,正值供销社在收购茶叶,才知道茶叶也有好听的名字,有谷雨尖,清明尖,奎尖,毛尖,毛峰等,同样的茶叶不同的产地,价格也会不一样;因为谷雨尖,清明尖价格比较高,家里喝的大都是奎片和毛峰,每到茶季,妈妈会买回十几斤茶叶,不急着装进桶里,要乘着周末空闲时间,升上一盆炭火,放上专门烘茶叶的竹编烘顶,铺上报纸,慢慢的将茶叶均匀的平铺到烘顶里,用炭火慢慢的烘烤;炭火有讲究,火大了茶叶易发黑焦边,火小了茶叶不易烤透,茶叶的香气不够浓郁,且不易保存;用温炭火慢慢烘透,还需要多翻几遍,这可是需要耐心的,等茶叶全部烘好,凉透,装进白铁皮打制的茶叶桶,然后放进2块用卫生纸包好的炭头, 用字条封口,写上日期,茶叶产地,这才大功告成。茶叶装进桶里已经有几天了,屋里还会留有阵阵茶香。   茶是清香的,人是温暖的。我对茶的记忆就是:白瓷杯里的苦涩,大茶壶里的清凉,紫砂壶里的温暖,竹编烘顶上的缕缕茶香。

来源:绿湖寻踪

商业合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jiahuagong.com/afhpz/338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