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的营

01实践背景

为了响应*的十九大“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南京林业大学“美丽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赵美婷、杨露、赵丹丹、宦智群、张畅为组成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的营造研究”为主题对南京老门东的绿化景观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路人采访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市民、旅游者等不同对象对南京老门东绿化的意见和展望,并且对南京老门东的植物种类和植物配置方式进行了为期20天的实地调研,本次调研旨在根据老门东植物景观现状提出一系列植物景观提升改造策略,并为其他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植物景观营造提供借鉴。

02地点介绍

南京作为全国第l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存。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南京中华门以东,北起长乐路,南抵明城墙,这里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传统民居聚集地。一方院落,一条小巷,一泓流水,一树花开,老门东生动地向游客展示了一派郁郁葱葱的老城南风貌,反映了老南京城居民最真实、最本质的生活状态。老门东的植物配置运用了大量南京市本土植物,结合植物季相、空间变化,将植物景观与其建筑景观很好的交融在一起。由于老门东地区,建筑景观是主体。设计师在运用植物构建氛围时,较多的使用了藤蔓植物,形成了许多较好的垂直绿化景观。老门东的街角植物布置的也十分新颖,那些建筑和水体边可以见到不同的植物组团,这种精致的植物小景也可以说是老门东植物景观中的一大特色。

03调研步骤

(1)前期准备

在实地调研之前,调研小组通过查阅纸质资料、互联网查询、请教老师等方式,收集历史文化街区有关资料,有针对性的设计了问卷,为实地调研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实地调研

①植物资源调查,了解老门东植物多样性

在实地调研中,调研小组在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中选取了20个相对较为典型的植物景观群落作为调查对象,对其中的主要植物种类和它们的数量、盖度等进行记录,以此作为植物群落结构分析的基础。

②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分析景观优劣略

在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的同时,调研小组观察群落景观的场地现状和群落层次结构,拍摄各群落的现状照片,分析各群落的景观特点,对于植物景观做出优劣评价,并以此为后期植物景观提升改造提供依据。

04调研总结

对老门东植物景观的调研主要集中于道路植物景观、垂直绿化景观及特色局部小景这三个方面。

(1)道路植物景观

调研发现,主干道植物景观层次的搭配主要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植物以高大落叶乔木为主,如乌桕、朴树、垂柳;中层植物以小乔木及灌木为主,常绿与落叶搭配,如春季开花植物晚樱、常绿植物海桐;下层植物以低矮时令花卉及草坪为主的,如:旱伞草、睡莲、木贼、超级凤仙花、百子莲等。沿主干道散布着多个水池及小型水槽,水生植物亭亭玉立,一眼泉水,一条壕沟,使整个街道景观“活”了起来。

老门东道路植物景观层次丰富,季相明显,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植物种类不够丰富,可以增加乡土树种的使用频率;第二,时令花卉的种类较少、应用形式较单一,主要是使用固定种植槽栽植植物。可以使用活动种植槽、营造小型花坛花境景观。第三,需要加强植物的养护管理。

(2)垂直绿化景观

从垂直绿化景观的应用形式来看,老门东垂直绿化景观营造主要集中在“建筑与植物”的融合上,其应用形式包括棚架式、附壁式、篱垣式。茂盛的紫藤花架,春季开花后绚丽烂漫;凌霄花架,装点了盛夏;爬山虎、常春藤附与墙壁之上,深秋时给建筑穿上红装,甚是壮观;大花牵牛、薜荔、络石、月季攀附在篱笆、矮墙之上,也能惊扰岁月。

垂直绿化景观存在的问题有:植物景观季相不明显;景观空间类型较少,以开放性空间为主;植物种类较少等等。另外,由于整个街区,空间较小,所以合理科学的屋顶绿化也能够为整个场地带来新的生机。

(3)特色局部小景

老门东的植物景观中经常可见这种建筑前小景,搭配古色古香的建筑形式,选取具有古韵的陶瓷容器,以形态各异、颜色更容易的草本及花灌木点缀其中,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植物景观。当漫步在老门东街区中,你最直观的感受是植物景观“丰富”,这种“丰富”除了植物种类、色彩,更多的是植物的搭配。

特色局部小景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是植物种类运用较少,部分植物景观需要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jiahuagong.com/afhhy/275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