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最热的话题要数上海垃圾分类了!昨天《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执行来看看上海人都经历了什么吧!半杯豆浆猛吸两口清空入桶早晨7点,在二号线人民广场站,就有几名白领步履匆匆,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垃圾桶旁。手里的面包塑料包装被扔进了标有“干垃圾”字样的那一只,另外,一些乘客则将手中的餐巾纸也一并扔了进去。一些白领坦言,垃圾分类让他们感受最大的就是“都不浪费食物”了。比如,半杯还没喝完的豆浆,在被丢进干垃圾桶之前,小伙子又猛吸了几口试图“清盘”。本来有只吃了还剩一口的面包,直接塞进了嘴里,这才把空袋子扔了。甚至还有一名乘客因为找不到湿垃圾桶,直接把手里的红薯皮用纸巾包了包塞到双肩包里。7个垃圾桶每天“换衣”4次注意到乘客扔垃圾时发生变化的,还有地铁站的保洁员。6点半就已上岗的保洁员邵师傅一边拖着地板,一边留意着。他告诉记者,仅2号线人民广场站的两侧后站大厅内,就有7个垃圾桶,目前按照规定都被分为“干垃圾”和“可回收物”。“因为这边客流量比较大,我们每天基本要更换4次垃圾袋。”邵师傅说。“这段时间好多了,不少乘客在丢垃圾的时候都会等个几秒钟,看清楚垃圾桶的标注再扔。”邵师傅告诉记者。不过,他也坦言,一些初次来上海的游客对于垃圾分类还不是特别清楚,有时候也会出现随意乱丢的情况。不过总的来说为了正确垃圾分类上海人也是蛮拼的!有人设计出了这样一个包包看个小猪佩奇都跟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