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让孩子从小学做家务

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原因各种各样:

有的是担心孩子做不好,还添乱。孩子家务做的慢,不如自己来做;

有的是觉得孩子该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做家务是在浪费他的时间;

有的是心疼孩子,觉得他就该好好的玩,怕做家务累着他了;

有的是觉得家务很简单,等孩子长大自然就会了,小时候做或不做都一样;

孩子在3-6岁是积极性和主动性最高涨的时候。

在他喜欢模仿家长做家务,想证明自己也有能力时,往往会被家长的一声“哎呀,不行!你太小了,做不了!”这样的话给直接拒绝掉。又被家长:“我要做家务了,你去看电视或玩手机吧!”推给了电子保姆。

时间久了,孩子就会理所当然的觉得家务就是家长的事,不需要自己去做,而且自己也做不好,没有做家务的能力。

于是很多孩子就养成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等着家长来做的习惯:“妈妈,餐巾纸掉在地上了,快来捡呀!”“爸爸,这里有垃圾,你拿扫帚扫扫!”“奶奶,筷子你没给我摆整齐!”……

还有小朋友长到近十岁从来没自己削过苹果皮。平时都是家长把果皮削干净,把苹果切成小丁,配好叉子装在精致的盘子里的端过去给他吃。当家长不在时,他不会也不愿意自己动手,就只能要么连皮一起吃下去,要么干脆不吃。

家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孩子做家务并非是为了帮助爸爸妈妈来做,而是作为家庭的一份子他是有责任去做的。

家长教孩子做家务,是在教他如何成为一个能干的,有能力的人;是在鼓励他感知到自己的能力;是在用行动去培养他的能力感、自信心以及责任感;

培养孩子做家务可以这样做:

1,鼓励孩子先整理好自己的卧室

家长可以先教会小朋友收拾自己的卧室:教会小朋友整理床铺;把自己的衣服分类放进衣橱里(小一点的孩子可以只学如何分类,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学习如何折叠衣服);把玩好的玩具放进玩具箱里;把看好的书放回到书架上;把学习桌收拾干净整洁;把纸屑扔进垃圾桶里。

当孩子能够独立整理好自己的卧室时,这既能让孩子充满能力感,又能成功避免后续的很多年内可能因为孩子的卧室乱七八糟而引发的亲子间的冲突;

2,耐心的教孩子做各种适合他的家务,允许他出错,给他学习的机会和成长的空间

比如洗衣服,家长可以示范给他看如何将衣服分类,如何使用洗衣机(洗衣机的操作简单,家长告诉他该倒多少洗衣液,该按哪个按钮就可以。)洗好衣服,教会孩子如何晾晒衣服;

孩子的内衣不适合洗衣机洗,可以教他如何用洗衣皂或者洗衣液手洗。由于内衣都比较好洗,小朋友基本上都能很快轻轻松松完成。

刷干净鞋子需要的时间要久一点,小朋友容易失去耐心。这时家长可以拿着另一双鞋子在他旁边和他一起刷。这样一边刷鞋,一边愉快的聊天,原本漫长的刷鞋时光也变得有趣起来。

可以鼓励小朋友自己清洗干净他的毛茸茸的玩具:“来,给你的小*鸭也洗个澡吧,还要给他打泡泡哦!”。

家长也可以教会孩子做其他家务,比如:倒牛奶、扫地、拖地、把蔬菜放进冰箱、择菜洗菜、布置餐桌、擦玻璃、给花草浇水、去公园野餐前准备好食物饮料等;

当然,这些家务不是家长要一下子都教给孩子,孩子也并非能够在一天两天内就学会并做的很好。这是个学习的过程,这中间需要的是家长的时间、耐心和包容。

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喜欢模仿家长。当孩子表现出也想参与到家务中来时,家长应该选择积极回应,用行动去呵护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家长看到孩子自己想成为一个更有能力的人时,家长应该选择去帮助孩子在生活中习得更多技能,而不是拒绝孩子或把孩子直接推给电子保姆。

当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弄得一团糟,家长应该选择去允许孩子犯错并耐心的鼓励孩子不断尝试,直到完全掌握,而不是对着孩子一顿大吼大叫,或由于觉得麻烦而直接放弃。

3,让做家务充满成就感

例如妈妈要包饺子,这时候与其对孩子说:“你去看会电视,我包好饺子之后喊你。”不如说:“今天你来当大厨,我们一起合作包饺子吧?”孩子对于这样的“高帽子”总是缺乏抵抗力,于是开开心心的撸起袖子和妈妈一起擀面皮,包饺子。当然,等饺子上桌,妈妈也不要忘记在餐桌上当着所有人大声夸一句:“这是XXX大厨和我的杰作哦!”

例如当小朋友原来喜欢把衣服乱丢一地,现在可以把衣服叠的整整齐齐放进衣柜里,家长也记得要给他一个“收纳小达人”的称号!

4,教给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让他在厨房发挥自己的创意

当孩子进厨房时要告诉他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例如:不要把东西插进通电的插座里,不要去碰正在炒菜的锅或装满热水的水壶等。

可以给孩子配备儿童塑料水果刀(不伤手)和塑料案板,教会他如何切水果和蔬菜(小一点的孩子需要在家长的陪伴下),这样孩子就能够轻松做出水果拼盘。或者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炒做出一道简单美味的菜;

教会孩子如何使用迷你家用榨汁机,这样他切完水果就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做鲜榨橙汁、苹果汁了。或者给他备好牛奶,他还可以给自己做一杯芒果奶昔……

家长都希望孩子独立、自信、有能力和责任感,但这些美好品质并非仅仅靠喊“孩子,你真棒!”的口号就能形成的,仅靠话语来培养孩子是苍白和无力的。

孩子只有在生活中能够成功的做一些事情,他只有实实在在的体验到了自己的能力时,他才能觉得自己能干,能做好事情,才更有信心去迎接新的挑战和有能力去承担责任;

#我的亲子陪伴计划#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jiahuagong.com/afhgx/657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