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动插管去了留言感动网友当事医生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m.39.net/pf/a_4349554.html

“勿动!插管去了!”这是中国科大附一院急诊一线的麻醉医生栾远航,写在餐巾纸上的留言。当天他在手术间隙刚盛好饭坐下吃了两口,就接到电话称有病人需紧急气管插管必须赶紧前往,为避免食堂工作人员收走没吃完饭的餐盘,便留下了这张纸条。

网友为之点赞称,医者仁心。栾远航自己却说,这不过是工作的日常,通过他的努力能帮助患者尽早出院,过上有品质的生活,是他最有职业自豪感的时刻。

餐巾纸上的留言感动网友

5月19日,一张餐盘下压着用卫生纸写的留言条的照片走红网络。照片中,盘里剩下的饭菜显然还未动几口。餐盘下压着一张卫生纸,上面写着“勿动!!!插管去了!”

写下这张纸条的人是安徽合肥中国科学医院麻醉科医生栾远航。当时,刚在一台手术间隙里抽空吃饭的他接到电话称,有病人需紧急气管插管。于是,他紧急留下字条,医院另一栋楼参与病人救治。

照片经网络流传,引得不少网友为其点赞,医者父母心,大爱无疆。希望医护人员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致敬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有人写下自己曾经就医的经历,医生真的很不容易,我住院的时候差不多他们都是随叫随到。也有医务工作者表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记得以前在手术室,饭没吃两口就接到绿色通道的抢救,一台手术下来,也到了晚饭或者夜宵的点了。

“紧急情况才是工作常态”

栾远航没想到,一张字条帮助自己成了网络红人。在他看来,正常安排被打乱才是工作的常态,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同事早已对此习以为常。

他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当天的经过:身为麻醉科医生,栾远航不仅要根据排班轮值急诊,还要负责全院各个科室的急诊插管。“值急诊班的时候,手术一台连着一台,是没有午休时间一说的。我们都是轮流抽空去吃饭。”

当天中午11点40左右,栾远航被另一位医生换下来,打算在无菌手术室的餐厅花十来分钟赶紧吃完午饭。“结果我打了饭坐下来没吃两口,电话就响了,说急救中心ICU有一位病人需要紧急气管插管。”

栾远航拿起随身带的笔,顺手用桌上一张餐巾纸写下了这张网红留言条。之所以要选择这样的方式,他解释,因为当时餐厅里没有其他同科同事,而且麻烦他人一直守着自己的餐盘也不可能,所以就希望留下纸条提示食堂工作人员不要收他的餐盘。而在去年,栾远航就曾遇到过一次临时离开,餐盘被收走的尴尬。

“后来插管很顺利,差不多20分钟我就回来了,餐盘也没被收走,虽然有点凉了,但我吃得还挺香。”栾远航说。

据栾远航回忆,自工作一年多来,值急诊班时饭吃到一半被紧急叫走的情况发生过四次。相对于一周值一次急诊班,且可以轮流抽空吃饭的工作安排,这样的概率显得有些高。连他的老师都会开玩笑说,“运气有点差,每次都遇到你吃饭有事儿。”

不过栾远航对这样的意外到很是坦然,“轮到急诊班,我平均每天都会接到两三次紧急呼叫插管的情况,几乎所有的同事都有过正常安排被打断的时候。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常态,我早习以为常。”

“小”麻醉师享受“大”荣誉感

对于出生于年,年才硕士毕业开始工作的栾远航而言,不到两年的工作时间仅仅是漫长执医生涯的开始。不过,他却说,医院开始临床的体验,让他身为麻醉医生的职业荣誉感越来越强。

栾远航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本科也研究生都学习的麻醉。而在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自己对此并不了解,是因为父母的经验,帮他做了决定。“之前,我外公做过一次手术。我父母在整个过程中,觉得麻醉医生对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建议我选报这个专业。”

真正让栾远航对麻醉有了深入认知时,他已经是一名研究生,医院开始接触临床。曾有邻居不解地问栾远航,麻醉不就是打一针就走了吗,感觉很简单。他笑着说,“你麻醉睡着了,我还得在旁边看着呢,哪能就走啊。”

而栾远航对麻醉医生作用的理解远不止于此,“都说‘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救命’,这些年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手术部位,我们需要制定周密的麻醉方案。此外,麻醉不光帮病人睡着,还要帮病人尽快醒来,快速康复,这就涉及到术后每一个关键节点的监控和处理。所以在患者的抢救和治愈过程中,麻醉医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栾远航说,虽然有时会很累,但看到危重病人在大家的努力下安全平稳度过整个手术期及后期阶段进入康复治疗;看到患者能够病愈后顺利出院,并且生活品质不会降低,他会很高兴,“我特有成就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熊颖琪

更多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jiahuagong.com/afhgx/631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