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今起施行

12月1日起,《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垃圾分类将成为每个合肥市民应尽的法律义务,这也是,作为合肥市人大有史以来第一部由全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实体性地方性法规。生活垃圾分类已在合肥市由试点变为推广,随着新的地方法规的施行,很快就将全面铺开。试点小区居民能适应新的分类吗?还存在哪些难点?未来合肥市将如何铺开?带着这些问题,11月30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对多个小区进行了探访。

投放准不准?

适应一个月,投放准确率超8成

“鱼骨头是厨余垃圾,喝剩的牛奶盒洗干净后是可回收物,用过的餐巾纸是其他垃圾。”11月30日早晨8点半,在包河区方兴社区徽盐世纪广场小区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居民陈建宏熟练地进行着垃圾的分类投放。

徽盐世纪广场小区今年10月31日开始“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垃圾分类管理,原来每栋楼前的垃圾桶全部撤离,施行每天的6点到9点、18点到21点居民定时投放生活垃圾。

“一开始几天确实很不适应这种新模式,不太了解分类,比如说用过的餐巾纸放哪个袋子里。”陈建宏说,不仅要在家里把垃圾初步分类,现在楼下的垃圾桶全部撤走了,每天要在固定时间,提着垃圾袋,走到小区的固定投放点。“有个适应的过程吧,一个多月下来,我们一家人已经渐渐习惯了,小孙子会主动提醒我们分类。而且感觉变化很明显,垃圾桶从楼下撤走后,环境更好了。”

据了解,包河区城管局联合街道等多部门于今年选定方兴社区作为该区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示范片区,目前已有徽盐世纪广场和文一名门湖语两个小区全面实行,其余小区将在12月1日后陆续施行。

在徽盐世纪广场小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管理员曾冬梅帮助前来投放垃圾的业主进行分类。“每个人送来的垃圾,我都会把袋子拆开,再分拣一下。”曾冬梅说,如果业主分类错了,她会当场提醒。“准确率在逐步提高,目前主要问题是餐厨垃圾里面混杂餐巾纸等现象比较多。”

“经过1个多月的努力,徽盐世纪广场小区把原来小区内分散的9个垃圾投放点合并为一个集中投放点,文一名门湖语把原来分散的13个分散投放点合并成1个集中投放点,两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投放准确率达到85%以上,居民由‘要我分’逐渐习惯养成为‘我要分’。”包河区城管局环管科副科长代震介绍说,分类后垃圾实现了减量,文一名门湖语小区由原来的每天22桶左右,下降到15桶左右。

投放选址难?

城管部门:一小区一方案

“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模式推进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的选址、建设。

“每家每户都要丢垃圾,可是谁也不愿意把分类点放到自家楼前。居民这些想法普遍存在,各方也都理解。”包河区方兴社区新胡李*支部副书记陆梅坦言,徽盐世纪广场垃圾分类点在建设时,因所设分类点距离该小区9号楼较近,有大部分居民产生负面情绪,对于垃圾分类点的选址和建成以后的使用情况,都表示了很大的怀疑,并在居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jiahuagong.com/afhgx/625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