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定疫后需求抢抓市场机遇孝南工

疫情之下,口罩需求井喷,口罩机成了“印钞机”。金德包装的姜仁满守着8台“印钞机”并不全速生产,他要等省里批复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书。在他看来,跨界医疗器械产业不是拍脑袋决策。的确,疫情期间,一些领域的需求确实出现了收缩迹象,但更多人看到的是种种积极有利因素。“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韧性,复工复产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应对疫情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治局会议作出的判断,给不少行业企业增添了信心。

跨界多赛道并行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截止4月27日,全国经营范围“生产口罩”、成立一年内的在业企业有9千多家,且持续增加。原本为纸品企业提供塑料包装的金德,在3月复工时跨界投入了口罩市场。口罩企业增长迅猛,而普通民用口罩的价格逐渐回落,在电商平台已经从高位跌到1.3元一只。   显然,姜仁满看重的并不是普通民用口罩市场。   “机器一开,口罩马上就能下线,但这不是我们要做的。”3月10日复工,4月初 批口罩下线,姜仁满笃信自己的判断,“我们没有满负荷启动产线,为的就是等资质下来,做标准的无菌医用口罩,不仅仅只为应对这次疫情。”看长远,做规范,这是姜仁满算账的方式。   为长远计,一周前,姜仁满还采购了30吨做熔喷布的材料。一旦日后采购难度加大,就自己上马熔喷布生产线。   4月23日,金德包装拿到出口欧盟的CE认证。作为企业纸品包装主业的外贸伙伴,意大利、德国的设备供应商非常看好姜仁满的生产线,等着采购他生产的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   “现在高标准防疫物资的需求仍然较大,但是出口标准繁杂,各类认证耗时长,真正有资质能过海关的企业不多。”一方面,孝南纸品企业订单充足,另一方面,医用口罩还没下线,客户已经有了,姜仁满对自己的跨界之举很有信心。   数据显示,孝感目前经营范围为“生产口罩”的存续企业33家,完全按照医用口罩标准建设的并不多。“疫情催生的这个项目,‘疫后’也大有市场。”孝南区各级职能部门多次走访纾困,加速资质认证,日后还将促成手术服等其他医疗物资投产。

技改蛰伏中突围

“对需求端的影响大于生产端”,是不少业内人士对疫情影响的基本判断。   2月到4月,原本是古普环保新材料企业最繁忙的时候。受疫情影响,直到4月21日记者走访之时,企业产量也只有同期的30%,订单量较往年下降了不少,从印度进口的原材料蓖麻油价格也贵了近一倍。   各种窘境倒逼企业加快研发速度:用植物性多元醇替代蓖麻油,改变原材料受制于人的局面。“如果研发成功,货源就有了保障,采购成本每吨能下降30%”,公司负责人祝红勋表示,今年会投入近百万元在科研攻关上。   粘合剂应用市场广泛,古普在业内的市场份额占30%,在随州改装车基地能达到95%。“一旦研发成功,众多下游企业也会跟着降成本”,祝红勋的办公室里,靠墙的架子上是各式瓶瓶罐罐和样板,他对研发很有信心,这一役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也不是不可能。   与古普不同,3D打印耗材企业易生新材牢牢抓住了订单,而且还是欧美大单。   4月15日,在易生新材聚合物车间,6分钟左右就能生产1斤重的一卷耗材。即使是这个速度,想完成积压了2个月的出货量也不容易。   “我们开辟了第二战场”,易生新材总经理陈锐表示,早在2月上旬华南区域复工时,企业就在总部所在地华南租赁厂房,又借用同行人员和设备组建了4条生产线,加上年开办的越南工厂生产线,订单压力迎刃而解,到4月底就能追平同期出货量。   许多外贸企业,要么遭遇原料进货难,要么面临市场萎缩。而易生新材,既从欧美进口原料,又往欧美销售成品,两端的市场波动都不大。   “越是在疫情危机下,客户更愿意选择生产能力有保障的供应商。”陈锐道破个中缘由。早在年,易生新材就在中美 中经历了一场恶仗,整个行业重新洗牌。生死存亡关头,公司动员全员坚定信念,一定要为中国制造争得荣誉,从采购、研发到生产全过程节本增效,每个人都憋着劲儿要拼一把。在这个过程中,那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成本降不下来,产品质量不稳定,最终被淘汰。经此一役,拳头产品PLA名扬海外,10吨以上的大客户占到整个销量的80%。   今年,易生新材还将追加研发预算近万元,不仅要提高产品性价比,还将针对客户需求开发更多个性化产品。3月初,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增材制造标准领航行动计划(-年)》,提出到年,立足国情、对接国际的增材制造新型标准体系基本建立。这无疑为疫情之后的3D打印企业打开了迎接春天的大门。

上新试水数字化

“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吻合是检验复工复产成色的一个重要标准。   4月27日,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顺丰DHL供应链中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启仓储、配送、供应链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这意味着,在当前的物流基础上,建立更加智能高效的供应链,实现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48小时收货。   在智能的背后,是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   据天猫数据显示,“品质原生卫生纸榜” 名清风一款原木抽纸,月销量33.5万件;“精选无香餐巾纸榜” 名维达超韧抽纸,31.4万人回购;“品质湿巾榜”前十名中有8款消*湿巾,月销量近40万件。同时,维达旗舰店最畅销的一款抽纸在湖北省内和省外多个区域都已售光。各类后台数据和营销平台不仅在前端刺激消费,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依据。   “我们有2个电商仓库,去年电商就占到华中区域总销量20%以上,预计今年电商销售情况会更好。”维达行*部经理熊玉芳表示,复工以来,为增开生产班组又招了50人。   4月15日,传统米酒企业爽露爽直播带货。4月28日,在孝南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推动下,孝感农产品在淘宝直播间收获一拨粉丝。无接触经济、直播带货,在消费端和生产端,数据越来越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爽露爽董事长余友华表示,“要用服务的理念做生产经营,线上和线下必须要打组合拳”,以技术手段为基础,联通消费者的情感和体验,揭开“买单”密码,数字就能产生经济效益。   当数据成为生产要素,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是企业应对新经济模式的必然选择,恒安、维达、中顺、金红叶、爽露爽、易生新材、龙王恨、舒氏等孝南一大批工业企业,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采购多环节都在运用数字技术,加快智能化水平。   春江水暖鸭先知,面对“疫后”的新市场,企业纷纷应需而变,那些有核心竞争能力、能够提供良好服务、建立自己品牌优势并具有一定智能化的企业,反倒会比过去获得更大的竞争空间。

来源:孝感日报孝南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朱婧婧秦荣万蓓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jiahuagong.com/afhgx/459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