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边莲,桔梗科、半边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急解索、细米草、蛇舌草、半边花、水仙花草、镰么仔草等。
其花瓣5片,类如莲花瓣,因花瓣均偏向一侧而得名,就是莲的半边脸嘛。
《本草纲目》是介样说的:半边莲,小草也。生阴湿塍堑边,就地细梗引蔓,节节而生细叶,秋开小花,淡红紫色,止有半边,如莲花状。
半边莲的拉丁是LobeliachinensisLour.,其种加词chinensis说明它是正宗国货。而Lobelia是以比利时医生兼植物学家MathiasdeLobel的名字命名。
说到半边莲,不由得想起植物圈里还有半枝莲,还有半支莲(大花马齿苋),其实它们不是一个物种,甚至亲缘关系都没有,可是不经意就被它们绕晕。
半边莲是一种野草,枝叶纤弱,贴地匍匐。他们喜湿,南方的水田边最多。对它有所留意那是两年前吧,在香山驿站的大草坪,那会只是因为观察假马齿苋而不经意与它相遇的。可这次为了记录它,再次到它身边时,它的影子早就没了,原生态的草坪被流水线出来的草坪所替代,连我熟悉的线柱兰、绶草也全没了踪影。嬉戏的儿童不见了,放风筝的少年不见了,情侣们的帐篷不见了,相偎而坐的大叔大妈也不见了,只留下竖着的几个大字:草坪保养,请勿踩踏!阳光下,那几个字特别的刺眼……城市中,我不知道哪里再见半边莲的身影了,只好掏出两年前的手机照片,再跟小丸子老师与sunny要点照片撑撑门面,为了这个忘却的纪念吧。半边莲的花很可爱,很有动感,花朵淡淡的粉紫色,不大。花冠的5片裂片等大,且全部偏向一边,看起来真的就像只开了一半花。我面对它时,我却一点也不觉得它的残缺,反而觉得它如展翼高飞的小鸟,时而拉升,时而俯冲……在一片草地上,它们星星点点的分布着,像一支编队飞行的飞机团队呢。▼它们的茎很纤细、叶狭披针形,一副很文静的样子。大家都知道佛教与莲息息相关,而据说半边莲治疗*蛇咬伤有 ,于是,坊间流传一个故事。相传,观音菩萨从普陀紫竹林到寿昌大慈岩,途中经过一个小村庄,听见有凄惨的哭泣声,俯视一看,见到凡间的一茅草房子里的几个小孩扑在母亲的身上哭号,原来他们的母亲被*蛇咬伤了,现在昏迷不醒。观音菩萨看到这里于心不忍,于是从坐盘上摘下一朵莲花,取下一半涂抹在伤口处,没过多久,伤口便流出来很多*汁,母亲也逐渐苏醒过来。观音菩萨临走时,准备把剩下的半朵莲花放回坐盘,不料此时突然狂风大作,吹落了这半朵莲花。莲花落在在田野上,也逐渐生长起来,人们称它为“半边莲”。
民间常有“家有半边莲,可以伴蛇眠”的说法,即指半边莲具有治*蛇咬伤的功效。当然半边莲的药用价值远不止于次。简单地说,它全草入药,具备利尿消肿,清热解*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等。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多年生草本。茎细弱,匍匐,节上生根,分枝直立,高6-15厘米,无毛。
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椭圆状披针形至条形,长8-25厘米,宽2-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全缘或顶部有明显的锯齿,无毛。
花通常1朵,生分枝的上部叶腋;花梗细,长1.2-2.5(.5)厘米,基部有长约1毫米的小苞片2枚、1枚或者没有,小苞片无毛;花萼筒倒长锥状,基部渐细而与花梗无明显区分,长-5毫米,无毛,裂片披针形,约与萼筒等长,全缘或下部有1对小齿;花冠粉红色或白色,长10-15毫米,背面裂至基部,喉部以下生白色柔毛,裂片全部平展于下方,呈一个平面,2侧裂片披针形,较长,中间枚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较短;雄蕊长约8毫米,花丝中部以上连合,花丝筒无毛,未连合部分的花丝侧面生柔毛,花药管长约2毫米,背部无毛或疏生柔毛。
蒴果倒锥状,长约6毫米。种子椭圆状,稍扁压,近肉色。花果期5-10月。
中文正名半边莲拉丁学名LobeliachinensisLour.
别名急解索、细米草、蛇舌草、半边花、
水仙花草、镰么仔草
二法名Lobeliachinensi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桔梗目
科桔梗科
属半边莲属
种半边莲
(以上相片除了手机原创外,部分有小丸子和sunny友情提供,不再一一说明。部分文字资料来自互联网)编号:H一帆csp你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