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通告(年第3期)》,公布了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共计67件。其中,有7件涉及区内的7家幼儿园,其中,南村镇有5家,洛浦街有2家。
食品安全牵动人心(图源:央广网)
7家幼儿园餐具不合格,均已整改
此次通报的第52至58号案例的生产/经营单位均为幼儿园,包括: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霭乐幼儿园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塘埗西幼儿园
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中心幼儿园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霭德幼儿园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嘉洲幼儿园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樟边幼儿园
广州市番禺区洛浦街广奥幼儿园
番禺区洛浦街中心幼儿园(图源:网络)
「看番禺」发现,这7家幼儿园的情况均为餐具——碟或碗不合格。不合格项目方面,除了南村镇樟边幼儿园为“大肠杆菌”外,其他6家幼儿园均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
此为通告部分案例截取。点击文章左下角“阅读原文”可阅读所有案例
根据此次通告,上述7家幼儿园对检验结果均无异议,不申请复检。广州市番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令这些单位立即停止使用该不合格餐具,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对当事人给予警告。目前,这几家幼儿园都已主动对不合格餐具进行整改,加强了消毒。
大肠杆菌超标:可能引起腹泻、肠胃感染
关于“大肠杆菌”,央广网去年的一篇报道介绍道,大肠菌群是国内外常用的食品污染指示性指标之一。大肠菌群绝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来自人和温血动物的粪便,此外少数一部分来自典型大肠杆菌排出体外7~30天后在环境中的变异菌群。
图源:百度百科-“大肠杆菌”词条
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菌,如果在食品餐饮具中检出,则表示其可能受到粪便的直接或间接污染,同时也提示被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若使用被大肠菌群污染的餐饮具,可能会引起人体腹泻、肠胃感染等不适的症状。
消毒餐饮具中检出大肠菌群,一般由于餐饮具的清洁消毒不彻底造成的,具体原因可能是消毒剂的浓度不足、消毒的温度设置过低、消毒的时间不足等等,也可能是由于消毒后,工作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如上完卫生间后洗手不彻底、在没有清洁彻底之前就摆放餐具等原因造成的。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超标:洗涤剂不合格或残留
关于“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上述央广网报道介绍道,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洗衣粉、洗洁精、洗衣液、肥皂等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物质,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在消毒企业中广泛使用,但是如果餐具清洗消毒流程控制不当,会造成洗涤剂在餐具上的残留过量,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规定,采用化学消毒法的餐(饮)具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应不得检出。
图源:百度百科-“洗洁精”词条
造成阴离子合成洗涤剂超标的主要原因:一是清洗餐具所用洗涤剂、消毒剂不合格。根据GB规定,所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符合GB.1-《洗涤剂》、GB.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剂》规定。如果用于清洗餐具的洗涤剂、消毒剂不符合标准,这样不仅清洗不干净餐具反而会造成二次污染。
二是洗涤剂或消毒剂未彻底冲洗干净。可能是由于使用了过量的洗涤剂、消毒剂或水冲洗不充分、不彻底造成。
风险预防:“一看二闻”
为降低大肠菌群、阴离子合成洗涤剂超标风险,央广网报道提醒消费者,我们就餐时要注意,有包装的消毒餐具是具有保质期的,使用有包装膜的真空包装消毒餐具用之前要做到“一看二闻”。
一看,是要事先查看产品包装是否密封完好,餐饮具是否干燥、清洁,外包装标签有无标注生产企业名称、消毒日期及保质期限等。
二是闻,有清洗剂残留的话就能闻到不良气味,这样的消毒效果也不能保证。不建议用餐巾纸或是湿巾擦拭餐具,纸制品不达标也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来源:番禺区府网、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