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指责宝宝的这些行为,这是变聪明的表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m.39.net/pf/a_5971033.html

育儿匠人

宝宝出生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几乎所有行为都是生理上的无意识行为。有些妈妈也是出于从小给宝宝培养好的习惯,就对宝宝的一些无意识行为进行纠正,但实际上却根本没有效果。

小欢就是一个原则性非常强的新妈妈,现在宝宝刚刚满一岁,非常可爱也很听话,但是小欢却对自己以前对宝宝的一些指责感到很过意不去。宝宝出生2个月后变得特别爱吃手,这是宝宝的一个寻找自我安全感的方式,小欢的想法却不一样,认为吃手是个不好的习惯,从小就得纠正过来,于是每次宝宝吃手的时候,小欢都会加以制止,而且会故意大声呵斥宝宝。婆婆对小欢的这种执着也表示很不理解,婆媳还因此闹过一些小别扭。

小欢不知从什么时候发现,宝宝变得越来越爱扔东西,塑料玩具都摔坏好多个,捡起来又扔,感觉非常任性。小欢对宝宝这样的行为也很是恼火,干脆就绑了一个小玩具在宝宝手腕上,只要发现宝宝有扔东西的征兆,就立马制止。

对于这样的画面,妈妈们应该再熟悉不过了,而大家对宝宝这些行为的做法却不一样,其实,宝宝有些行为并不是坏事,而是正常生理行为,也是正在变聪明的表现。

一、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不放。

一般情况下,1、2个月左右的宝宝就有了抓握的行为,只是这时宝宝的抓握能力还比较弱,抓一会就抓不住了。到了5、6个月的时候,宝宝的抓握能力就有了明显提升,这时宝宝对于玩家的兴趣明显提高,不管是静止的还是移动的玩具,总能让吸引住宝宝的注意力,有时候哪怕是妈妈出动也没用。

当宝宝对玩具特别着迷的时候,妈妈们最好别去打扰宝宝了,这是宝宝在开发自己的智力,想弄明白手中的玩具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什么用,为什么会在这里。有的妈妈会担心宝宝玩玩具玩过头,连奶都不吃了。这个问题妈妈们不用担心,对于吃这件事,宝宝的敏感度是相当高的,只要有一点点饿意,他们就会通过哭表达出来,所以宝宝对某个东西特别感兴趣的时候,还是让他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一个人也能在床上翻来翻去,翻半天。

想让宝宝成为一个安静的“美男子”,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身边有这么多“奇怪”的东西,宝宝怎么安静得下来。自从宝宝能自己翻身后,就经常发现他能自己翻好久,乐此不疲,从此小编家1.8米的床变成了2米的床,就是为了让这小家伙的活动空间变宽敞。翻身是宝宝初期最好的运动方式,而周围各种有趣的东西都可能让宝宝从不同的方向翻身,同时也训练了宝宝的观察力。这时妈妈们一定要盯着宝宝,避免宝宝越界,翻下床。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床周围加装围栏,这样妈妈也可以短时间抽开身去其他事。

三、不管什么纸,看见就想撕。

六个月后的宝宝,会多一个新“技能”——逢纸必撕,不管是纸巾、餐巾纸、挂历、书,只要和纸有关的东西,一旦落到宝宝手里,那都只有一个下场。为何宝宝如此偏爱撕纸?这是因为爱撕纸的宝宝正处于手眼协调能力增强的时期,而且自己的小手能让纸发出声音,宝宝对声音的敏感度非常高,撕纸的声音很柔和,会让宝宝觉得很舒服,因此几乎所有宝宝都有撕纸这个爱好。当然宝宝除了喜欢撕纸,也喜欢吃纸,撕完还没等妈妈们反映过来,就往嘴里塞,虽然这也是宝宝的一个特殊爱好,但是这个行为妈妈们就要阻止了,毕竟纸上面的细菌很多,宝宝也容易因此而生病。

四、抓住什么就丢什么。

宝宝学会了抓东西,过不了多久就会对丢东西感兴趣了,特别是6个月大的宝宝,特别喜欢扔东西,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宝宝的好奇心在“作怪”,一方面把东西扔到地上后发出的声响会对宝宝有很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宝宝会对被扔物体的移动轨迹很感兴趣。因此,几乎所有宝宝也特别迷爱扔东西这回事。当然作为妈妈来说,捡东西就比较累了,宝宝把玩具扔得老远,自己好不容易从沙发底下给掏了出来交给宝宝,下一面又不知道给扔到哪里去了,实在是“心累”。不过宝宝扔东西的行为也有疲惫期,当宝宝已经搞懂了扔东西的原理后,几乎就不怎么扔了,妈妈们也只有祈祷这一天早点到来了。

宝宝虽然很可爱,但是有时候上面这四种行为也会让妈妈们很心烦,只不过为了宝宝早点熟悉身边的环境,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妈妈们一定要有耐心,不要以为这是宝宝不听话,更不要轻易地去指责宝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mujiahuagong.com/afhgx/644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325号-18